文 | 港股研究社
整個 7 月人形機器人 " 國家隊 " 訂單頻頻落地。
繼智元機器人和宇樹科技瓜分中國移動 1.24 億的采購大單,分別拿下 7850 萬全尺寸雙足機器人項目、4605 萬小型機器人和五指靈巧手訂單后,
7 月 18 日,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公示,優必選科技以 9051.15 萬元中標覓億(上海)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機器人設備采購項目,進一步刷新全球人形機器人企業迄今單筆訂單的金額記錄。
訂單激增產線忙!優必選全年預計交付千臺
近兩年優必選的訂單明顯在持續穩健放量:2024 年營收為 13.05 億元,較上年同期的 10.56 億元增長 23.7%。
在今年 4 月的業績發布會上,優必選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 CEO 周健進一步表示," 今年優必選的目標是生產約 1000 臺人形機器人,全部進入客戶的真實場景,采集更多數據。"。
需求場景端上,其訂單更多來源于工業和教育領域。這一點也體現在其財報中,2024 年其 27.8% 的營收來自人工智能教育業務,達 3.63 億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 4.6%;來自消費級機器人及其他智能硬件業務占 36.5%,增長 88.1%;來自行業定制機器人業務貢獻 1.4 億元收入,增長 126.1%;來自物流智能機器人及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的收入為 3.22 億元,占 24.7%。
產品方面,今年 3 月,優必選科技聯合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推出 172cm 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機器人——天工行者,面向高校、科研機構和開發者提供全尺寸、高性能、開源開放的人形機器人平臺,支持科學研究和應用場景創新。
7 月 13 日,優必選官方表示,用于教育科研領域的天工行者在手訂單已達百臺,預計全年僅教育科研領域的天工行者人形機器人交付就將超過 300 臺;
在工業領域領域,優必選工業人形機器人 Walker S1、Walker S2 和商用人形機器人 Walker C 等是其主力大型人形機器人產品。
在新一代工業人形機器人 Walker S2 上,優必選近期 " 解鎖 " 了機器人自主換電的技能。優必選披露視頻顯示,Walker S2 搭載了全球首創的人形機器人熱插拔自主換電系統,無需人工干預或關機,機器人可以在 3 分鐘內實現自主換電。
該技術核心在于允許機器人在無需關機或人工干預情況下,自主完成電池的更換,一方面避免了因充電停機導致任務中斷,讓人形機器人擁有連續作業能力,另一方面人形機器人自主換電可以減少人力維護成本,提升整體生產效率。
與 Walker S2 產品一同宣發的是,優必選預計 2025 年將向智能制造領域交付 500 臺工業級人形機器人。
面對批量訂單的加速釋放,優必選表示," 公司正全力建設產線和擴充產能,以滿足國內外市場對人形機器人的大量需求。"
CEO 周健還預期,"2025 年,在各個場景都順利落地的情況下,樂觀估計 2026 年人形機器人交付將達數千臺;2027 年有望實現萬臺級別的交付。"
很顯然,優必選的 " 訂單矩陣 " 正在形成規模效應。截至目前,其累計中標 74 次(合計 2.46 億元),其中多數中標項目金額不足 100 萬元,最高單筆中標從此前的 7299.50 萬元躍升至此次的近億元。
單筆訂單金額持續創紀錄,本質上也是在用真金白銀印證人形機器人產業商業化落地的可行性愈發明朗了。
訂單矩陣再擴容:不止政企和科研!商企需求悄悄加速釋放
而這部背后是終端商需求的放量,值得強調的是在產業全面由 0 進入 1 的商業化拐點之際,支持者主要還是以政企和科研機構為主,但近期商業企業的需求正在悄悄釋放,這意味著商業化進展的進一步推進。
據統計,優必選已獲得 25 家采購商的采購訂單,采購方以高校、教育局、研究機構為主,涉及云南民族大學 " 智能傳播實驗室 " 建設項目、鄭州市中原區教育局人工智能教育項目等。
而此次中標項目的招標人覓億汽車成立于 2024 年,專注汽車出口。企查查顯示,覓億汽車股東包括十堰林安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十堰融創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上海聯高會展(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 45%、35%、20%。其中,十堰融創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為國有企業。雖然是比較典型的混合制企業,但明顯偏商企。
與這一項目類似地,智元機器人、宇樹科技此前中標采購項目的采購方以高校、研究機構為主,但近期中標采購項目的采購方出現商業企業。
7 月 11 日,中國移動采購與招標網顯示,智元機器人和宇樹科技聯合中標中移(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人形雙足機器人代工服務采購項目,總預算為 1.2405 億元(含稅)。
自 2024 年 12 月起,智元機器人共有 8 項中標成交公告,其中近期中標珠海具身智能應用創新中心數采及展演機器人采購項目,金額為 1273.62 萬元。
宇樹科技已披露 168 項中標成交公告,金額在幾萬元至數百萬元,此前中標項目以教育科研、工廠巡檢等為主。
" 優必選科技 " 微信公眾號也顯示,優必選已與東風柳汽、吉利汽車、一汽 - 大眾青島分公司、奧迪一汽、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富士康、順豐等多家行業領軍企業達成合作,自主研發的工業人形機器人 Walker S 系列已成功進入全球多家車廠實訓,今年計劃交付 500 臺工業人形機器人投入到智能制造產業。
事實上,隨著具身智能的快速發展,市場確實也是越來越關注未來落地場景。在 C 端或 B 端的多種場景中,東方證券認為物流搬運場景有望率先成為具身智能機器人落地場景。
優必選 CEO 周劍此前也曾特意強調,人形機器人首先能夠大規模應用的是結構化的場景,例如智能制造場景,第二步是商用服務場景,最后才是家庭場景。
優必選領跑,宇樹沖 IPO,美團京東狂投,競速資本市場要靠實力說話了
從曾經的 " 概念炒作 " 一步步進入 " 產業賦能 " 階段,資本無疑是不可忽視的 " 加速器 ",尤其是與商業場景協同的產業資本競相押注后,這種加速作用更是加倍推進新賽道進入商業化階段。
據粗略統計,僅近三個月內,美團便投資自變量、星海圖兩家具身智能企業,同期京東也接連出手,先后投了智元機器人、千尋智能和眾擎機器人。
據公開資料顯示,千尋智能完成近 6 億元 PreA+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京東領投,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浙江省科創母基金、華泰紫金、復星銳正等機構跟投。眾擎機器人近期完成的 A1 輪融資也由京東領投,寧德時代旗下溥泉資本、銀泰集團、達晨創投、華控基金、黃浦江資本等參投。
智元機器人發文稱,將于 7 月 27 日攜手德馬科技在 WAIC 2025 智元機器人展臺展示世界首個真正數據驅動的具身智能機器人物流作業。
業外不少人士開玩笑稱," 京美淘 " 的外賣爭奪賽這是要延伸至具身智能領域了。
不論是產業訂單項目的持續釋放,還是大廠投資潮到來,毫無疑問都說明了整個人形機器人或者說具身智能的商業化落地條件愈發明朗。
日前,英偉達 CEO 黃仁勛也曾在北京公開表示:中國發展人形機器人處于 " 非常優勢的位置 ",擁有三大殺手锏——領先的 AI 技術、頂尖的機電一體化能力、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基礎。
此時,于眾多玩家來說,抓住新產業的先發優勢無疑是至關重要的。而同樣要清楚的是,業內對于標的的篩選正趨于理性,早期可能更看重創始人背景等單一因素,而現階段投資人更注重評估企業的商業化路徑可行性及落地進度。
譬如優必選便是國內人形機器人 " 第一梯隊 " 的上市先鋒,資本實力、技術實力、規模實力都已得到了市場認可;而值得期待的是,在這個產品訂單項目陸續爆出的檔口,今年春節以一場機器人扭秧歌舞火爆全網的宇樹科技正式啟動 A 股 IPO,具身智能企業 " 競速 " 資本市場的熱度再次被推向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