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聚能在官微表示,瀚海聚能 HHMAX-901 主機建設完成暨等離子體點亮儀式于 7 月 18 日在公司裝置基地舉行。它將成為瀚海聚能系統性推進新型可控核聚變技術研發、加速核心器件突破、孵化沿途商業化產品的重要載體。
民生證券表示,可控核聚變已進入基礎設施建設密集期。根據行業媒體梳理,當前中國在建 14 個主要項目的總投資規模達 1362 億元。當前項目以規劃階段為主,表明未來 3-5 年是招標關鍵窗口期。投資主體呈現多元化,涵蓋科研機構(中科院合肥所、清華、中核)、國企(新能、聯創光電、中國聚變能)和民企(新奧、能量奇點、星環、瀚海聚能、諾瓦聚變、星能玄光)。
2、丹麥將建設全球最強量子計算機 Magne
據媒體報道,制藥巨頭諾和集團旗下諾和諾德基金會宣布將與丹麥政府基金 EIFO(出口和投資基金)合作,各投資 4000 萬歐元(約合 6.68 億元人民幣)用于北歐量子計劃 QuNorth。據悉,QuNorth 計劃的重中之重將是由微軟與 Atom Computing 聯合供應的世界上最強大量子計算機 Magne。Magne 量子計算機將結合微軟的高級量子糾錯技術和 Atom Computing 的中性原子高保真量子比特,成為全球首批 2 級量子計算機之一,利用邏輯量子比特執行計算。
近年來,基于中等規模含噪聲量子處理器(NISQ)和專用量子計算機的應用案例探索在國內外廣泛開展,代表性應用領域和典型場景涵蓋了化學、金融、AI 等眾多行業領域,產業規模估值達到千億美元級別,量子科技產業化進程不斷加速。華創證券表示,政策與產業化協同,量子科技布局戰略地位凸顯。國家層面連續三年遞進式強化量子科技布局,從 " 開辟新賽道 " 升級為 " 建立投入機制 ",凸顯其作為新質生產力核心引擎的戰略地位,建議關注量子計算行業技術、應用發展機遇。
3、具身智能機器人快速發展,該領域有望率先成為落地場景
智元機器人發文稱,將于 7 月 27 日攜手德馬科技在 WAIC 2025 智元機器人展臺展示世界首個真正數據驅動的具身智能機器人物流作業。
隨著具身智能的快速發展,市場越來越關注未來落地場景。在 C 端或 B 端的多種場景中,東方證券認為物流搬運場景有望率先成為具身智能機器人落地場景。從機器人落地角度看,物流行業有以下幾個重要特點:1)工廠內、工廠外的工作體量龐大,未來的市場空間廣闊;2)搬運揀選等工作任務相對簡單,動作模式和交互模式較少,復雜程度低于 C 端;3)動作內容的可復制性強,各行業和各企業內的動作規范相似,因此更容易實現遷移和泛化;4)目前物流的搬運和揀選等工作對人工依賴度較大,物流機器人可以在初級工作中替代人工和解放勞動力。
4、機構稱 Agent 商業模式正從 " 提供工具 " 向 " 交付價值 " 轉變
近日,美國科技公司 OpenAI 臨時舉行直播活動,發布通用人工智能代理 ChatGPT 智能體。
AI Agent 加速落地。7 月 9 日,飛書發布了飛書開發套件 AI 開發 " 全家桶 ",包括飛書 aily,打造企業專屬 AI Agent。7 月 8 日,微軟正式上線 DeepResearch 公開預覽版。這款與 OpenAI 合作開發的智能體產品,整合 o3 模型與必應搜索能力,可實現復雜研究任務的全流程自動化。銀河證券表示,AI Agent 的商業模式正從 " 提供工具 " 向 " 交付價值 " 轉變,SAAS 企業有望迎來價值重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