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領克這個將駕控深深鐫刻在基因里的品牌這次把駕駛樂趣和操控感大膽植入 " 奶爸車 "。
在眾多大尺寸的 "9 系 "SUV 里,領克 900 是除了問界 M9 之外,銷量最好的那個。
口說無憑,本期《LAB 測試》,我們通過一系列硬核測試,來一探究竟。
正式開始前,簡單介紹一下參加測試的車型。2025 款領克 900 2.0T Ultra 版,官方指導價 36.69 萬元。
在 CLTC 工況下,它的純電續航里程為 280km,綜合續航里程為 1350km。
基礎性能測試
作為一臺最大功率達到 540kW,最大扭矩 1038N · m 的領克 900,在加速方面會取得如何的成績?
但是在第四次測試跑出 5.03s 的最佳成績后,后續的加速用時均在穩步增加。
說明在這樣的高強度連續測試后,領克 900 的電機功率出現了一定程度衰減,但是幅度算不上明顯,畢竟最快與最慢之間的差距甚至不到 0.2s,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但對于這樣一臺龐然大物來說,除了有 " 力大磚飛 " 的超強性能外,讓它穩穩當當的停下來,對剎車系統的壓力可想而知。
經過前兩項的測試,相信你對領克 900 的基礎性能已有所了解。亮眼的加速性能,同級中突出的操控,確實能讓開著它的奶爸,可以隨時隨地的 " 小爽一把 "。
舒適性測試
但是作為 " 奶爸車 ",舒適性無疑才是最重要的,為此,我們同樣準備了兩項測試,從底盤和 NVH 的角度,還原它的真實實力。
開著領克 900 駛過我們用連續減速帶打造的顛簸路段,會發現車輛整體的姿態保持的很穩定。
總結以往測試的數據,在通過減速帶時,很多車輛的加速度峰值會超越 1g,領克 900 顯然是低于這一數值,也反映出它對顛簸沖擊的化解還是比較到位的。
而且從車外來看,它積極上下跳動的車輪,也化解了絕大部分的沖擊力,所以車內整體的乘坐舒適度比較高,并不會感到很顛簸。
隨著夜幕降臨,路上的車輛和行人漸少,迎來了一天中環境噪音最小的時刻,我們也同步開始進行 NVH 測試。
充電及續航
經過一天的各項測試,這臺領克 900 的電量已所剩無幾,緊接著我們來到了星星充電的 600kW 液冷超充樁,來測試它的充電表現如何。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測試的這臺車,搭載了來自寧德時代的驍遙超級增混電池,容量為 52.38 度,已經比不少小型純電車的電池包還要大。
作為參考,我們之前實測過的大部分插混車型,充電峰值功率都徘徊在 60-80kW 左右,領克 900 實測的 138kW 不僅刷新我們的測試紀錄,也進一步體現出驍遙超級增混電池的過硬實力。
空調 24 度 2 擋風,駕駛模式、懸架高度均為標準,全車保留駕駛員和記錄員兩人,沿高速行駛,并盡量按照道路限速的上限通行,并將動力模式調整至強制純電。來測試車輛電量 90%-20% 的續航表現。
由于領克 900 有 CLTC 和 WLTC 兩種續航單位可調,我們一并對兩者進行了記錄。出發時,表顯的 CLTC 純電續航里程為 249km,WLTC 續航里程為 192km。
通過計算,領克 900 的 CLTC 續航達成率為 52.04%,WLTC 的續航達成率為 68.05%。
不過在測試過程中,我們發現當電量低于 20% 時,車輛依舊能保持純電狀態行駛,與不少混動車電量低于 20% 強制啟動發動機的邏輯有所不同,繼續加測。
最終在行駛了 135.6km 后,強制純電純電模式退出,此時表顯的剩余電量為 6%,剩余里程歸零。
不過由于我們這次測試全程在深夜時段的高速進行,所以平均時速高達 116km/h。對電車來說,這屬于一個非常嚴苛的工況。
如果轉換成平均時速 30-50km/h 的城區行駛,那么我相信它的續航達成率還能提升好幾成。
百公里饋電油耗
測完純電續航,我們就近找了加油站,將油箱補滿至跳槍。進行下一輪的百公里饋電油耗測試。
還是一樣的測試標準,一樣的測試環境,由于日出后路上的車漸漸多了起來,因此我們的平均時速也有所受到影響。
排除掉這一部分后,這臺領克 900 的百公里饋電油耗為 9.51L,優于表顯數據。
轉彎半徑
對于這樣的一臺車長超過 5 米,軸距超過 3 米的全尺寸 SUV 來說,轉彎半徑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城區通行的靈活性。
但要說明的是,我們測試的這臺車非頂配車型,因此并沒有搭載后輪轉向系統。如果換做搭載該系統的頂配版,官方宣稱轉彎半徑能進一步縮小至 5.25 米。
寫在最后
除了以上的動態性能、續航、充電等測試外,我們還細細的摳了它在靜態做工方面的細節。
那么以上就是本期 LAB 測試對領克 900 的全部測試內容了,還想看我們測什么車?歡迎評論區留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