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電動星球
作者:Wallace
極氪、理想、樂道輪番出招后,鴻蒙智行也不甘寂寞。余承東在 7 月 11 日上午宣布,「第五界」尚界,將在秋天正式亮相。
同時,宣傳海報還展示了尚界首款車型的側面剪影,能從中見到「智駕小藍燈」「激光雷達」等關鍵配置。
結合此前預告,尚界品牌的首款車型將聚焦 15~20 萬元市場,主要定位是入門級 SUV,并以「高階版」甚至是「滿血版」乾崑智駕 ADS 為主要賣點。
不過,15~20 萬元檔位的汽車市場,已經進入到白熱化競爭階段。
7 月 10 日當天,零跑 C11 正式煥新;甚至連樂道 L90,也通過 BaaS 的方式加入戰局。
再加上原來的比亞迪宋 Plus 系列、小鵬 G6、樂道 L60 等產品,尚界想要脫穎而出,并不是那么輕松。
鴻蒙智行引以為傲的「智能輔助駕駛」,真能成為決勝的關鍵?
「親兒子」待遇
早在 4 個月前,電動星球已經簡單介紹過尚界項目的前世今生。
消息指,尚界首款車型基于飛凡的「ES39」項目重新開發。已知的信息包括,該項目基于「星云」純電平臺打造,最開始的設想是推出一款純電 SUV。
而根據上汽在 2022 年的介紹,「星云」平臺可支持 800V 架構,搭載 51~150kWh 的電池包。今年 2 月的消息則透露,從 ES39 項目誕生的尚界首車,還會搭載「上汽獨家增程系統方案」,因此提供「純電 + 增程」的雙動力版本可能性很高。
更早前,外媒拍到掛著 MG 標志的新車正在海外測試,據稱正是「ES39」項目。
此外,網絡上流傳的渲染圖展示了尚界首車的更多細節。
據悉,該車搭載的是與問界 M9、尊界 S800 同款的 192 線激光雷達,而前 4D 毫米波雷達則是「華為最新款」。
更重要的是,這顆激光雷達憑借超過 200 米的掃描范圍、厘米級的精度,是問界 M9、尊界 S800 這兩款旗艦車型上實現高階智駕的關鍵。
其他與華為乾崑合作,搭載 ADS SE 等智能輔助駕駛能力的車型會是最好的對比案例。
缺少激光雷達,使用視覺感知方案的 ADS SE,更拿手的場景是高速高快 NOA,和城市通勤模式,但無法體驗「全國可用」的城市道路領航輔助。
當然,作為「親兒子」,尚界可能得到這個價位段車型本不該有的更多賦能,例如應用在 20 萬以上車型上的「途靈底盤」「巨鯨平臺」等等,來進一步提升綜合競爭力。
任重道遠
「親兒子」身份讓尚界擁有更多的「被期待」的理由,再加上本身的產品定位就不高,或許尚界的首款車型,的確具備了「走量」的多個要素。
但僅憑尚界的加入,鴻蒙智行就想完成年初定下的「年銷百萬」目標,難度依然很高。
過去的 2025 年 6 月,在問界 M8 熱銷,并貢獻單月單車交付突破 2.1 萬臺的情況下,交出了全系車型共交付 52747 臺的成績。
但從整個上半年的表現來看,鴻蒙智行的銷量表現不算特別出彩,前 6 個月的總交付量剛剛超過 20 萬臺。這意味著,在余下的 6 個月里,鴻蒙智行需交付接近 80 萬臺新車,均攤到每個月,就是 13 萬臺。
這幾乎是一個「天文數字」。以 6 月的約 5.3 萬臺來計算,鴻蒙智行月銷量存在 7~8 萬臺的缺口,這個缺口,尚界能補上嗎?
如果參考目前鴻蒙智行內部的銷量情況,恐怕信心會有些不足。除了問界的余下「三界」,暫時還沒有成功復刻問界的銷量成功。
當然,「享界」和「尊界」均是面向高端市場,本就不應承擔走量任務;但智界這邊,S7 經過數次煥新后銷量仍平平(2025 年 6 月銷量 491 臺),R7 也不復當年勇(2025 年 6 月銷量 3194 臺)。
智界已經足夠努力了,銷量上距離問界仍有較大差距;而尚界的任務,不光是「追上問界」而是「超越問界」,其難度可想而知。
同時,前文也有提到,15~20 萬元也是市場競爭最激烈的價位段之一。
剛剛發布的零跑 C11 同樣推出增程、純電的雙動力,該車型峰值銷量達到 12000 臺;小鵬 G6 雖只有純電動力,但市場接受度不錯,峰值銷量 8700 臺。
從宏觀角度來看,15~20 萬元的新能源品類中比亞迪宋 Plus 以月銷超 13000 臺的成績成為標桿產品;月銷 12000 臺的方程豹豹 3 同樣不可小視。
而放寬到所有動力模式,尚界還需要與月銷超 21000 臺的吉利星越 L、月銷超 19000 臺的一汽豐田 RAV4 榮放和月銷超 17000 臺的本田 CR-V 等「經典車型」競爭,壓力可想而知。
憑借超 5.2 米的身材、「大六座」的空間布局,有望成為 20 萬元價位段中的新變數——而且,價格大概率更低、大五座布局的樂道 L80,還沒出招。
但從某種角度來看,其實鴻蒙智行更需要尚界。
一方面,鴻蒙智行的確需要找到問界之外的銷量支點,挖掘 20 萬元以下的市場成了「當務之急」;另一方面,鴻蒙智行需要證明「智選車」模式具備全價位段的統治力,既能賣好 50 萬級的問界 M9,也能在 20 萬市場中游刃有余。
因此,在上汽和華為的共同努力下,尚界呈現出來的,可能會是非常強的戰斗力、競爭力。價格、產品功能乃至營銷手段,都可能比其他四界「更卷」。
看來,15~20 萬元的新能源 SUV 市場,注定要迎來一場腥風血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