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等關稅 " 暫緩期延緩,特朗普開啟 " 對等關稅 2.0"。
根據特朗普的最新表態,他將對多數貿易伙伴征收 15% 或 20% 的統一關稅,但已對巴西、加拿大和越南分別征收了 50%、35% 和 20% 的關稅,遠超 4 月時的關稅水平。
本周一,特朗普發出貿易信函,宣布對 14 個國家征收新一輪關稅。據新華社消息,特朗普宣布,將從 8 月 1 日起分別對來自日本、韓國等 14 個國家的進口產品征收 25% 至 40% 不等的關稅。
根據這些信的內容:
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突尼斯、哈薩克斯坦將被征收 25% 的關稅,南非和波黑將被征收 30% 的關稅,印度尼西亞將被征收 32% 的關稅,塞爾維亞和孟加拉國將被征收 35% 的關稅,泰國和柬埔寨將被征收 36% 的關稅,老撾和緬甸則面臨高達 40% 的關稅。
并且,特朗普還在信中警告收信國領導人稱,如果想提高關稅作為回應,美國將在此次稅率基礎上再提高同等額度的關稅。
據央視新聞,周三,特朗普向八國發出第二波 " 征稅函 ",包括:
對文萊和摩爾多瓦的產品征收 25% 的關稅,對阿爾及利亞、伊拉克及利比亞的產品征收 30% 關稅,對菲律賓的產品征收 20% 關稅,對斯里蘭卡的產品征收 30% 的關稅,對所有巴西產品征收 50% 的關稅。
據央視新聞,周四,特朗普表示,他計劃對多數貿易伙伴征收 15% 或 20% 的統一關稅,并對自加拿大進口的商品征收 35% 關稅,歐盟成員國和加拿大將于今天或明天收到通知新關稅稅率的信函,
接連背刺越南、加拿大," 對等關稅 2.0" 比想象中更猛?
從目前的談判進展看,本輪關稅政策可能比想象中力度更大、節奏更快。
1、對所有巴西產品征收 50% 的關稅。
在第二波征稅函中,特朗普對所有巴西產品征收了 50% 的關稅,遠超 4 月 2 日時 10% 的水平,也成為 " 對等關稅 2.0" 以來最高的水平。
據央視新聞,巴西副總統兼發展、工業、貿易和服務部長熱拉爾多 · 阿爾克明 9 日當天表示,特朗普宣布對巴西商品征收新關稅是不公平的。
他回應道 , " 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要對巴西提高關稅。巴西不是美國的問題,這一點需要強調。美國確實有貿易逆差,但對巴西是順差。在美國對我們出口的產品中,十中有八都是零關稅的,不需要繳稅。"
2、最后一刻 " 臨時加碼 ",對越南商品征收 20% 的關稅。
據新華社消息,7 月 2 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稱美越達成貿易協議,越南所有對美出口商品將面臨至少 20% 關稅,并對美國 " 完全開放市場 "。
然而,這一關稅水平幾乎是原定稅率的兩倍。華爾街見聞提及,越南談判代表原本認為雙方已就約 11% 的關稅稅率達成初步共識,特朗普這種 " 中途背刺 " 的行為引發了越南政府的 " 驚訝、失望和憤怒 "。
3、對加拿大所有商品征收 35% 的關稅。
作為美國的親密盟友和友好鄰國,加拿大也收到了對美出口商品將被征收 35% 關稅的通知。
據央視新聞,特朗普 10 日宣布,將自 8 月 1 日起,對自加拿大進口的商品征收 35% 關稅。他還表示,歐盟成員國和加拿大將于今天或明天收到通知新關稅稅率的信函," 我們將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把信發出去 "。
除了對主要貿易國的關稅制裁,特朗普還宣布,從 8 月 1 日起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銅全面征收 50% 的關稅。
市場 " 無視關稅 " 繼續反彈,特朗普沒了 " 后顧之憂 "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特朗普 " 對等關稅 2.0" 力度超出預期,但市場反應相對平靜。
華爾街見聞提及,盡管貿易摩擦消息不斷,但股市交易員無視貿易擔憂情緒。在特朗普周三發出第二波 " 征稅函 " 后,標普 500 指數距離創紀錄高點僅咫尺之遙,大型科技股指數上漲 1.1%,英偉達盤中一度突破 4 萬億美元市值。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特朗普總是退縮)用以概括特朗普在關稅政策上反復無常的模式——先是拋出天價威脅,隨后在市場壓力或談判妥協下退讓。
而 "TACO" 現象的一再上演,主要是因為面對市場 " 以死相逼 " 的架勢,特朗普不得不做出讓步,延長關稅生效期限。
這一縮寫詞的提出者 Robert Armstrong 曾表示:
" 反彈很大程度上源于市場意識到,美國政府對市場和經濟壓力的容忍度并不高,當關稅造成痛苦時會迅速退讓。"
華爾街見聞援引媒體消息稱,在 7 月 9 日的暫緩期臨近之際,包括財政部長貝森特在內的顧問紛紛向特朗普建議,延長最后期限有助于達成最終協議。
但值得指出的悖論是,在 "TACO" 的預期下,市場 " 無視關稅 " 的強勁表現似乎恰恰證明了關稅造成的痛苦正在越來越少。特朗普沒有了 " 后顧之憂 ",那 " 預期中的 TACO" 可能也會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