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促消費,北京這樣做
出處:北京商報 作者:廖蒙 網編:王巍 2025-07-11
北京商報訊(記者 廖蒙)全國各地提振消費進展如火如荼,北京迎來新的細化行動方案。7 月 10 日,聚焦這一新的發展目標,《行動方案》制定多項細化舉措,其中包括 24 條內容。圍繞推動居民增收減負,《行動方案》表示,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鼓勵發展新業態,帶動更多勞動者就業增收。鼓勵金融機構豐富第三支柱養老金融產品,提高老年群體金融服務可得性。
圍繞增強商品消費動能,《行動方案》提出,進一步發揮住房公積金促進作用,支持繳存人在提取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的同時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研究制定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 " 帶押過戶 " 政策,并開展相關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2025 年 3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在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看來,北京市跟進發布《行動方案》,既根植于國家擴大內需的全局部署,又深度融合首都功能定位與特色資源,通過 " 中央框架 + 地方特色 " 的政策設計,為消費提振注入系統性改革動能。
薛洪言表示,作為首都,北京率先響應不僅精準落地中央 " 增收減負、消費能力保障、新型消費發展 " 的核心導向,更通過疊加獨特資源構建具有國際吸引力的消費載體,體現了從 " 響應政策 " 到 " 創新實踐 " 的躍升。此外,《行動方案》以 " 深化改革 " 為核心,通過優化制度性政策直接破除居民消費成本,較單一刺激手段更具長期效能。
在持續優化消費環境方面,《行動方案》指出,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消費重點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開發適應消費新業態需要的金融產品,支持符合條件的消費基礎設施發行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這與此前發布的金融助力提振消費的政策思路整體保持一致。
一直以來,金融在提振消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各項提振消費的行動方案中,也均有提及 " 強化信貸支持 " 等金融支持舉措。
政策支持之下,金融行業市場主體紛紛響應。北京商報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建設銀行、郵儲銀行等多家銀行接連推出擴大內需、提振消費行動方案;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則結合自營消費場景發力,例如招聯消費金融在自營商城平臺開展 " 以舊換新 " 活動,最高可享受 12 期免息優惠;海爾消費金融以家電場景為起點,在智家分期場景下實現 "0 首付、0 利息、0 手續費 ";金融科技領域,從業機構利用大促節點推出優惠,"6 · 18" 期間,樂信分期商城面向部分消費者推出限時免息等優惠措施;奇富借條用戶可享受最高達 5 折的利率優惠,單筆借款最高立減 7500 元……
《行動方案》落地后,北京提振消費的金融思路更為開闊。針對 " 開發適應消費新業態金融產品 ",薛洪言建議,金融業機構把握 " 深耕需求、科技賦能、開放合作 " 三大方向,應深入研究目標新業態的商業模式與風險特征,避免套用傳統金融邏輯;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利用平臺交易數據、用戶行為數據等非傳統數據的風控能力,構建敏捷系統支持產品快速迭代;主動與頭部平臺、科技公司合作,聯合開發場景化金融解決方案,提升用戶體驗。
薛洪言認為,多方位部署下,《行動方案》落地有望釋放多維度溢出效應:居民增收措施提升消費能力,商品消費政策激活關聯需求,消費環境優化推動 " 投資—消費—再投資 " 循環等,最終強化北京在全球消費市場的輻射力與資源配置能力,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