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這個時候,工信部發布了公開征求《乘用車制動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等五項強制性國家標準的意見。
只是當時這份文件還只停留在征求意見階段,如今靴子落地。
這份由工信部制定的,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乘用車制動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GB 21670 — 2025),將于 2026 年 1 月 1 日起開始實施。
而《標準》中關于 " 單踏板模式 " 的相關要求,將在 2027 年 1 月 1 日實施。
讓我們再來簡單回顧下單踏板模式的一生。
單踏板不是特斯拉的發明
出乎意料,雖然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車上有很多激進式創新,但單踏板模式還真不是特斯拉首創。
早在特斯拉之前,2013 年的第一代寶馬 i3 以及之后的日產聆風、雪佛蘭 Bolt 等產品上已經出現了單踏板模式。
當時第一代寶馬 i3 在單踏板模式下,即可通過松開加速踏板,利用動能回收制動減速至車輛停車,而在松開加速踏板過程中,車輛同時亮起剎車燈。
但核心邏輯和今天的單踏板模式都是一樣的。
也就是松開加速踏板,通過動能回收產生制動至完全停車,這和傳統駕駛模式中松開加速踏板,車輛進入慣性滑行完全不同。
這個發明最核心的作用就是增加續航。
其實在十多年前有單踏板模式這類設計,我倒覺得可以理解。
一方面,當時的電池能量密度、電機效率、三電等技術條件確實有限。
為了能讓續航再提升一點,一向注重操控、運動的寶馬甚至都愿意讓當時的 i3 配上 155/70 R19 規格的極度窄胎。
另一方面,油車在那個時候還是絕對主流,造一輛純電驅動本身就非常大膽創新了。
而在駕駛模式上額外加點創新設計,更何況還是確實有產品增益的設計,實在算不得什么。
核心不僅是單踏板模式?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各類所謂 " 特斯拉失控 " 的新聞屢見報端,頻繁發生的事故使得特斯拉的 " 單踏板模式 " 成為眾矢之的。
也讓單踏板模式開始和特斯拉綁定。
但為什么是特斯拉,為什么是特斯拉的 " 單踏板模式 "?
畢竟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單踏板模式既非特斯拉獨有也非特斯拉獨創,在特斯拉之前和之后很多車企的產品也有這一功能。
而后者,才是讓單踏板模式容易引發駕駛風險的核心原因。
只是長期以來,可能出于我們便于理解的角度,不管是媒體還是廠家一直只用 " 單踏板模式 " 來描述這種具備風險的駕駛邏輯。
但實際并非如此。
嚴格意義上說,單踏板模式就是松開加速踏板依靠動能回收可減速至停車,早期特斯拉在單踏板停止模式上也給了三個選項:" 緩行、轉動、保持 "。
" 保持 " 是嚴謹意義上的單踏板,可用能量回收制動至停車;
" 轉動 " 則是車輛接近或完全停止時,不會自動提供制動 ,于燃油車空檔;(目前已沒有這一模式)
" 緩行 " 則是車輛完全停止時車輛依舊向前低速蠕行,類似燃油車怠速狀態。
所以特斯拉的緩行、轉動這倆模式,其實不算是單踏板模式。
那為什么特斯拉會和具備駕駛風險的單踏板模式綁定呢?
就在于早期特斯拉取消了動能回收可調節選項。
2020 年特斯拉先是在北美悄悄關閉了動能回收可調選項,2021 年國內特斯拉車型也同樣開始能量回收統一為 " 標準 " 力度。
而特斯拉的能量回收 " 標準 " 力度,其實體感近似強動能回收了。
在強動能回收狀態下,車主不管怎么選停止模式,除了低速停車的場景之外,正常的中高速駕駛都是一松加速踏板就會大幅減速。
由于一開車就是強動能回收,類似于松加速踏板帶來的頻繁加減速讓體感不適倒是小事。
比如現在電車多了,我們坐網約車經常遇到的司機深一腳淺一腳的開關腳,基本就與強動能回收有關。
緊急情況下容易踩錯踏板,才是這一模式的致命風險。
比如我們 AEB 測試中最經典的場景,路口的行人鬼探頭。
正常情況下,安全的駕駛應該是在路口前適當減速,并把腳放在剎車上進行預剎車。
但強動能回收的特斯拉,此時卻只能通過控制加速踏板的方式,在路口提前減速,且為了不降速太多被后車追尾,還得把腳放在加速踏板上維持一定速度。
問題就在于,一旦面臨緊急場景,提前預剎車的車主直接踩下剎車踏板即可,而特斯拉車主卻很可能因為緊急情況下直接觸發肌肉反應,然后把加速踏板當剎車踏板,最終釀成事故。
在目前所有的純電動車中,特斯拉的單踏板模式是最獨特的,也是最像 " 單踏板 " 的單踏板模式。
其他純電動車動能回收是可調節的,在能量回收較低的情況下,駕駛員對松加速踏板就減速的依賴沒那么大,所以單踏板帶來的影響也沒有這么大。
但在特斯拉上,松加速踏板就大幅減速是一個必須項。
它完全改變了人們從駕校畢業到駕駛其他車輛時建立的駕駛習慣,即 " 踩油門加速,踩剎車減速 "。
特斯拉當初做這個決定毫無疑問也是為了增加續航里程,只是沒有預估到后續產生的一系列后果。
這套被強制動能回收介入的駕駛模式,其實完全改變一個老司機習以為常的駕駛邏輯。
而當這種被篡改的駕駛邏輯,被放置在一輛汽車最為核心和重要的加減速控制上,帶來的安全風險可想而知。
在 2023 年,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啟動缺陷調查情況下,特斯拉幾乎召回了過去四年來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所有車型。
" 本次召回范圍內的車輛,沒有允許駕駛員選擇能量回收制動策略;同時,對駕駛員長時間深度踩下加速踏板的情況可能沒有提供足夠提醒。
以上因素疊加可能增加長時間誤踩加速踏板的概率,可能增加碰撞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寫在最后
剎車即剎車踏板,加速即加速踏板,簡單清晰的設計是為了保證緊急情況下駕駛員的操作正確性,也是長久以來駕駛的通用邏輯。
特斯拉強動能回收的單踏板模式模糊了這個最基本的駕駛習慣,這是最致命的。
而因為一個駕駛模式引起如此長久而廣泛的爭議,這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歷程中也還從未出現過,這或許也是新能源汽車發展歷程中一場代價高昂的試錯,但好在它走入歷史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