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 4269 期
作者 | 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君
商場被過江龍占據
前兩天,新加坡新聞網(SGNEWS)發了一篇內容,標題前半句叫 " 商場被過江龍占據 "。
誰是 " 過江龍 "?正文是這樣寫的:
新加坡餐飲業一直都有外國連鎖店入駐,近年來較常見的都是中國餐飲品牌。
上個周末,網民在 Reddit 論壇上談論樟宜坊(Changi City Point)的某個角落,售賣茶飲和冰淇淋的冰雪時光、楊國福麻辣燙、瑞幸咖啡和秦記肉夾饃這四家來自中國的餐飲店并排在一起,讓人宛如置身中國商場。
中國品牌憑著規模效應和種種自動化流程在新加坡立足,高企的店租也沒嚇跑它們,幾乎每一座商場都看得到這些過江龍。
圖片來源:Reddit
確實,從 2023 年這一次餐飲出海浪潮開始,新加坡就是當之無愧的 " 榜一 " 目的地。
中國餐飲品牌創始團隊、高管接連去新加坡考察調研,與此同時,一個又一個耳熟能詳的中國餐飲品牌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發展,又拓展出更多門店。
太二、蜜雪冰城、瑞幸咖啡、霸王茶姬、張亮麻辣燙、楊國福麻辣燙、魚你在一起、農耕記、鮑師傅、譚魚頭、蜀大俠火鍋、秦記肉夾饃……不計其數。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截至 2024 年底,已有 60 多個中國品牌在東南亞開設超過 6100 家門店,東南亞餐飲市場規模在 2024 年增長了 4.6%,達 1329 億美元(約 9529 億人民幣)。其中,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由于華語人口占比較高(新加坡華語人口占比 70% 以上),吸引了最多中國品牌入駐。
德莊國際聯合創始人吳克奇在錄制《餐飲朝前看》時表示:" 站在國內(餐飲品牌)的角度來看,肯定在東南亞做連鎖要比去歐美容易一些。2023 年初我們就開始討論,當年底我們就開始把整個重心轉移回東南亞,因為我們發現整個東南亞的消費力在往上走,它的熱度也在往上走。"
迅!猛!
這次中餐出海熱,是有幾個顯著的特點:一批不同餐飲品類的中國餐飲品牌、有組織有計劃地出海,憑借成熟的連鎖經營模式、精細化的運營管理、創新的營銷,挺進這個人均 GDP 世界第五的國家中,烏節路、樟宜機場的 Jewel 等繁華且高端的購物中心。
之前新加坡的中式餐飲更多是廣東、福建一帶的相關菜肴,這一批中國餐飲品牌的加入,讓更多中國味道走出去。
打頭陣的是麻辣。新加坡《聯合早報》2023 年 5 月發布在 bilibili 的視頻表示," 十年前,麻辣香鍋、麻辣燙、酸菜魚對于新加坡人來說還是相當陌生的菜肴,如今卻成為人們餐桌上的常客,售賣這些菜肴的餐館和小販遍布新加坡的大街小巷。" 多個新加坡當地受訪者都表示,自己較喜歡吃中餐并在這個過程中更能吃辣了,一位年輕的女士表示自己已經可以吃 " 中辣 "。
現在,江浙菜、北京烤鴨等更多國內不同品類餐廳也正在走出去。5 月底,小紅書網友發現,新近港股上市的綠茶餐廳在新加坡已經拉起 " 新加坡首店 " 圍擋。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6 月份的報道,四季民福已與珍寶餐飲集團簽訂在新加坡合營四季民福品牌的北京烤鴨店合資協議。
速度快、攻勢猛,被海外餐飲從業者認為是這批連鎖餐飲品牌出海的 " 核心殺傷力 "。
對在國內穿越餐飲周期的成熟連鎖餐飲品牌來說,打造模型、復制模型是過去十年拼市場的基本功,提高效率、提高產能更是每天都擺在品牌面前的存亡題。這是國內市場的常見玩法,或者說活法。
出海時,這些中國餐飲企業延續了一貫 " 高舉高打、快速鋪開 " 的拓店打法,給新加坡餐飲市場帶來一些改變與沖擊。
2024 年,新加坡也出現了餐飲 " 閉店潮 "。據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管制局數據顯示,2024 年前 11 個月,新加坡共有 3004 家餐飲公司關閉。 相較過去三年,停業數量上升了兩至三成。 對于餐飲公司停業數量顯著增加的原因,全球房地產顧問 Knight Frank 在其第三季度零售報告中分析認為, 大量海外品牌涌入新加坡市場可能是關鍵因素。
另一方面," 高舉高打、快速鋪開 " 的拓店打法離不開占據重點點位門店資源,因而一定程度改變當地商鋪供求關系變化。據新加坡英文新聞網 CNA 報道,不少受訪的本地商家相信,大量中國零售商有涌入本地開店,導致本地零售商鋪租金上漲。
當地市場對這種來勢洶洶的方式感到壓力的同時,也對部分品牌的盈虧保持懷疑,認為中國餐飲品牌不求盈利,抑或是放棄盈利以獲得進入更多區域市場的跳板。
誠然,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大港口之一和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國民人均 GDP 位列世界前五。出海到這個國家,對品牌商業營收和影響力知名度打造都有重要意義,在這里," 求名 " 和 " 求利 " 并不矛盾。
當然,沒有任何一個市場完美適合所有餐飲品牌。市場上有氣勢如虹的出海競爭故事,也有知名品牌 " 新漂 " 了若干時間后決定退出的案例。
新加坡究竟有怎樣的機遇,怎樣的市場?各類信息資訊可作為參考,一手的沉浸式體驗感知同樣重要。
深度考察 " 出海榜一 "
7 月 27-31 日,大魚餐飲商學新一期【大魚國際深度餐訪營 · 新加坡站】將要再一次啟程!接著新加坡成為出海熱門目的地,這條線也成為大魚餐商學海外游學一直以來備受好評的熱門線路。
資深行業觀察分析者
全程帶領、解惑答疑
秦朝(全程導師)
餐飲行業頭部新媒體平臺 " 餐飲老板內參 " 創始人、CEO
餐飲深度人物記錄片《餐飲朝前看》出品人
平臺已覆蓋國內外包括眾多高端人群在內的 500 余萬讀者和產業用戶。
翁瑞雪(首席研學官)
" 餐飲老板內參 " 聯合創始人
對話卓越、實地探訪海外領頭羊
→ 樂天集團 | 新加坡最具規模及影響力餐飲集團之一
樂天擁有味之樓、樂天海鮮、潮樂軒等十多個熱門餐飲品牌,業務拓展全球 12 個城市,涵蓋中餐、海鮮、火鍋、粵菜、面食等多種不同品類,在新加坡十大品牌排行榜中名列前茅,深受喜愛。
參訪亮點:其品牌矩陣全覆蓋,從高端餐飲到大眾消費均有布局,同時樂天集團在食材采購、倉儲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方面有成熟體系,菜品兼具標準化與個性化。
→ 同樂集團——最早在新加坡上市的企業
同樂憑借頂級品質和富有創意的菜色成為新加坡領先的創新中餐品牌,擁有同樂海鮮、同樂火鍋、同樂軒等品牌。
參訪亮點:同樂集團作為新加坡中餐上市的 " 先行者 ",是中餐出海資本化的經典案例,其經營歷程、多品牌戰略、整體餐飲業態極具參考價值。
圖片來源:同樂集團官網
→ 莆田——新加坡 " 米其林中餐 " 的全球化樣本
創始店連續 6 年榮獲 " 米其林一星 " 的殊榮,全球開出 100+ 頭部中餐品牌。其小眾菜系定位、高客單價策略、季節性營銷,均可直接復用于其他品類。
參訪亮點:米其林背書 + 直營模式適合打造長生命周期品牌,供應鏈與文化 IP 是兩大護城河,地方菜系可通過高端化出海。
深度學習、中餐出海標桿一手心得
→ 海底撈——中餐出海標桿品牌
作為最早邁出國際化步伐的餐飲品牌之一,自 2012 年進入新加坡以來,海底撈融合了品牌核心服務理念與本地化策略,成為當地領軍的火鍋品牌之一。
參訪亮點:標準化的服務 sop,極致的本土化策略,讓 " 體驗經濟 " 成為餐飲競爭核心。推動智慧餐飲,智慧餐廳應用自動化技術節省成本,構建中央廚房,搭建供應鏈本地化這些構成為海底撈海外市場的護城河。
→ 張亮麻辣燙——中餐出海品牌的 " 標準化 " 和 " 本地化 "
張亮麻辣燙歷經 17 年發展,門店覆蓋 21 個國家和地區,超 350 座城市。從布局到引領,張亮麻辣燙的全球事業與增量路徑蘊含著餐飲品牌成長為品類頭部的智慧。
參訪亮點:學習成熟品牌的海外本土化策略——產品、運營策略、供應鏈
洞悉渠道、摸清新加坡開店供應鏈服務商
→ Skyline Catering 天宇餐飲集團——中餐出海基建商
東南亞頭部 B2B 餐飲供應鏈服務商,三大支柱業務:中央廚房日產 10 萬份標準化半成品;冷鏈物流:自有車隊實現新加坡全境 6 小時達,;進口解決方案:中國調味品(如郫縣豆瓣)的 Halal 認證及報關服務。
參訪亮點:探魚、張亮麻辣燙、海底撈的供應鏈工廠,為餐飲品牌提供標準化生產、跨境物流、本地化合規等一站式基建服務,幫助中餐品牌在海外快速落地并保持品質穩定。
→ Grab 公司——東南亞美團
Grab 是東南亞最大的超級 APP 平臺,業務覆蓋網約車、外賣(GrabFood)、配送(GrabExpress)、數字支付(GrabPay)、金融(GrabFinance)等,堪稱 " 東南亞版美團 + 滴滴 + 支付寶 " 的融合體。
參訪亮點:新加坡必占渠道,放棄 Grab 等于放棄東南亞 35% 外賣市場,用 Grab 熱力圖、菜品分析降低試錯成本,通過 GrabPay、GrabRewards 提升復購率。
一線探訪、親身調研核心商圈市場
→ MAXWELL 熟食中心——新加坡 " 市井米其林 "
了解新加坡小販文化,這里是最古老的熟食中心之一,保留戰后 " 咖啡店文化 "," 米其林集群 " 了凡油雞飯(全球最便宜一星)、真真粥品(必比登推薦)。
參訪亮點:新加坡 " 最小可行產品 " 及低成本創業地。
→ 烏節路商圈——新加坡餐飲商業的黃金賽道
烏節路是新加坡最核心的高端商業與餐飲黃金地段,匯聚全球奢侈品牌、國際餐飲集團及本土網紅餐廳,堪稱亞洲頂級商圈之一。
參訪亮點:濃縮版全球餐飲試驗場,中國品牌 " 太二酸菜魚 " 通過進駐,迅速提升東南亞市場認知度,蜜雪冰城在這首店調整甜度后,才向馬來西亞擴張。
家庭友好型,70% 餐飲品牌配備兒童餐 / 親子區,全時段覆蓋。屋頂露天餐廳可眺望圣淘沙海景。教科書級動線設計,餐飲與零售、娛樂業態的共生關系肉眼可見。
參訪亮點:新加坡客流量 NO.1 的購物中心,商業地標、餐飲品牌必爭的黃金賽道。
(本次行程抵達的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同樣也值得注意,這個被譽為全球最美麗的機場,還是新加坡重要的商場,有豐富的餐飲業。)
高能燒腦、特別欄目內容預告
大魚國際深度餐訪營每條線路都會設置一個特別欄目,中餐出海地理,圍繞這趟游學目的地的閉門深度訪談。本期特別欄目,你將可以收獲包括但不僅限于以下內容的分享:
深度訪談:
秦朝 & 本土餐飲標桿(樂天 / 莆田 / 同樂)& 中餐出海代表(海底撈 / 探魚)& 賦能機構(福智霖)
樂天集團:" 如何用快餐模式孵化中餐品牌 "
海底撈 / 探魚代表:" 新加坡首店踩坑指南 "
福智霖機構:解讀 " 外資餐飲注冊與勞工政策紅線 "
案例研討:
分析莆田餐廳如何通過 " 米其林 + 福建文化 " 打造高端中餐品牌
喜茶如何用 " 芝士奶蓋 + 榴蓮限定 " 切入本地市場
營員招募對象:
意向出海連鎖品牌創始人、高管;中式特色餐飲、火鍋燒烤、小吃快餐、咖啡茶飲、供應鏈等熱門品類品牌。
帶你深入市場一線,解碼高效經營模式,深入挖掘新加坡餐飲企業的精髓!
出海咨詢
餐訪營:13120080773(微信同號)
視覺、插圖|張勁影
運營|權紫君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