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大炮兵主義 Author 潞洲節度
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 7 月 11 日報道俄羅斯國防部可能放棄修復俄軍唯一現役航空母艦 " 庫茲涅佐夫 " 號。
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前司令謝爾蓋 · 阿瓦基揚茨對《消息報》表示 :" 停止維修的決定是完全正確的。如果決定不再繼續維修,‘庫茲涅佐夫海軍’號只能被切割成金屬作廢物利用。"
他們對海軍是否需要擁有此類艦艇的看法存在分歧:有些人說他們離不開它們,而另一些人則認為航空母艦是過去的遺物。 " 庫茲涅佐夫 " 號自 2017 年以來一直進行現代化改造,而俄羅斯聯邦最大的浮船塢在維修過程中沉沒,航空母艦發生重大火災。
知情人士告訴《消息報》," 庫茲涅佐夫 " 號的維修和現代化改造工作前段時間已暫停。對話者表示 ,在不久的將來,海軍總司令部和聯合造船公司 (USC) 的代表將決定是否建議繼續對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進行這些工作,并將其歸還艦隊的戰斗力 。
雖然之前也有不少有關退役庫茲涅佐夫號的討論,但大家都沒當真,覺得就俄羅斯這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性格,無論如何都要把 " 庫茲涅佐夫 " 號修起來撐門面,不然俄羅斯可就是五常里唯一一個沒有航空母的國家了。
但這次,大家都默認了 " 庫茲涅佐夫 " 號修不好了,這次報道與其說是新聞,倒不如說是事后通報。這艘始建于蘇聯時期的載機巡洋艦,似乎走到了服役生涯的盡頭。
" 庫茲涅佐夫 " 號可謂命運多舛,1982 年開始建造,1990 年 12 月 25 開始交付驗收,服役期前航海歷程已經 1 萬 6 千多海里,起降艦載機 454 次(含直升機)。1991 年 1 月 20 日正式入役蘇聯海軍。蘇聯解體前夕的 1991 年 12 月 1 日 23 點 40 分,北方艦隊副司令尤里 · 烏斯季門科放棄了岸上 2/3 的海軍軍官和技術人員,強行出航,于 12 月 24 日抵達摩爾曼斯克。
此時 " 庫茲涅佐夫 " 雖然已經交付,但實際并未完全竣工,完工度 90% 以上,但由于剛獨立的俄羅斯經濟十分困難,失去黑海造船廠后也缺乏建造和維護經驗,最后一點收尾工作一直持續到了 2000 年代初,艦載機也是湊得勉勉強強,但好歹是具備了作戰能力。
但 " 庫茲涅佐夫 " 號還是等來了實戰的機會,在 2016 年 11 月至 2017 年 1 月,該艦首次投入實戰,參與了空襲敘利亞恐怖組織的行動。但在這次遠征敘利亞期間,蘇 -33 和米格 -29K 從航母上進行了 420 架次戰斗出動,支援駐敘利亞俄軍部隊的作戰任務。但過程中先后有一架米格 -29K 和一架蘇 -33 艦載戰斗機墜海,而且它冒著黑煙的場景還遭到西方輿論的集體嘲笑,稱 " 不需要艦隊伴隨,只要通過衛星看黑煙就能知道庫茲涅佐夫在哪里 "。
2017 年 2 月 9 日返回北莫爾斯克母港之后," 庫茲涅佐夫 " 號駛入摩爾曼斯克第 35 修造船廠進行大修升級,俄羅斯海軍當時曾雄心勃勃宣布:四年內完成動力系統全面翻新,更換 8 臺 КВГ -4 鍋爐和 4 臺 ТБ -12 蒸汽輪機,讓這艘 6 萬噸巨艦重振雄風。 初期進展看似順利—— 2018 年 6 月,破舊舊鍋爐被拆下運走,閃亮亮的新設備已就位。當時沒人懷疑庫茲涅佐夫號將重返艦隊。
據俄羅斯衛星社 2023 年 2 月 21 日報道,俄羅斯聯合造船集團公司總經理阿列克謝 · 拉赫曼諾夫向衛星通訊社表示,2 月 21 日俄海軍現役的唯一航母 " 庫茲涅佐夫海軍 " 號當天出塢,將于 2024 年重返俄羅斯海軍戰斗編組。
原本預期中很快就能結束的俄烏沖突演變成了持續 3 年多的漫長戰事,而且眼看沒有結束的希望。俄羅斯大量軍事資源投入到俄烏沖突中,自然沒有更多資金用于維修 " 庫茲涅佐夫 "。而且從俄烏沖突中俄羅斯海軍的表現來看,就算有 " 庫茲涅佐夫 ",俄羅斯海軍恐怕也不會讓它冒險前往前線。
而且 " 庫茲涅佐夫 " 的艦員和艦載機部隊也被抽調,2024 年 9 月庫爾斯克戰役期間,一個代號為 78987 的俄海軍步兵軍事單位開始出現,這個機械化步兵營就是俄北方艦隊從 " 庫茲涅佐夫 "、" 恰巴年科海軍上將 "(唯一一艘 1155.1 型大型反潛艦,北約稱之為 " 無畏 II" 級)等長期待修的大艦上,抽組艦員與海軍其他岸勤人員組建的。也就是說,艦員都去前線打仗了。
克里米亞薩基機場處于烏克蘭遠程武器的范圍內,俄羅斯艦載機部隊不太可能前去進行訓練。飛機方面,第 100 團的米格 -29K 實際上已經停止發展,第 279 團蘇 -33 也早已停產。實際上早在俄羅斯宣布 " 庫茲涅佐夫 " 號放棄修復之前,俄海軍內部就有聲音讓這兩支部隊轉隸到岸基航空兵,接受諸如蘇 -30SM/SM2 等新飛機,擴充實力。
到了 2024 年,俄海軍預算遭大幅壓縮,僅核潛艇部隊獲得充足撥款。 前太平洋艦隊司令阿瓦基揚茨公開宣稱:" 航母就能被現代武器幾分鐘摧毀,修它就是浪費錢! " 軍方內部測算顯示,繼續維修需再投 950 億盧布,而航母即便服役也難以遠航,動力系統故障率超 60%,出海需拖船隨行。同等資金可建造 4 艘攜帶 " 鋯石 " 導彈的 22350 型護衛艦或 2 艘兩棲攻擊艦,后者能控制 2000 公里海域。
事到如今耗時 8 年、已經耗資 1000 億盧布(約 11.3 億美元)但沒有起色的 " 庫茲涅佐夫 " 號成了一個 " 累贅 ",理性考慮下放棄維修對俄羅斯來說確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問題是如何處理這艘航空母艦?說拆除,但是拆船也是個技術活,目前第 35 修船廠沒有這個能力。賣給其他國家拆除?先不說誰來買,就是漫長的運輸路程和因為政治上的沿途阻礙就足夠頭疼——想想 " 瓦良格 " 號當初拖回來花了多大力氣。
至于有國家買下來……如果是十年前,印度可能都會有興趣。但現在,連印度都開始造第二艘國產航母,采用彈射構型,已經看不上 " 庫茲涅佐夫 " 了。
目前來看," 庫茲涅佐夫 " 可能也不會拆解,而就是這么放在那里無人問津,就好像蘇聯解體后的那些退役軍艦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