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品略財經,作者|吳文武
京東擬收購香港佳寶超市背后,內地商業巨頭正加速進入香港市場,這下香港本地商超要急了。
01 京東擬收購香港佳寶超市
進擊中的電商巨頭京東,近期市場動作頻頻。
京東為了做好外賣,在北京市場試水首家 " 七鮮小廚 " 自營外賣門店,主打外賣 + 自提模式。京東在 7 月 22 日一天內官宣領投了三家具身智能頭部企業。
京東在商超領域加碼新投資,這次將目光投向了香港市場。據多家媒體報道,京東擬收購香港佳寶食品超級市場(以下簡稱:佳寶超市),引發市場關注。
最先據港媒報道稱,京東集團斥資 40 億港元收購佳寶超市約七成股權,收購協議已于 4 個月前完成簽署,涵蓋佳寶零售網絡、物業資產及分期支付條款。
據悉,收購協議含 " 過渡期 " 條款,京東不會立即接管業務,京東在此期間暫不介入日常管理,佳寶創始人林曉毅等代管 3 年,人事及運營并沒有出現大變動,過渡期結束后再確認下一步動作,雙方將最終確認交接方案。
有媒體引述接近京東方面的消息人士稱,實際交易金額遠沒有 40 億這么大,具體官方信息或還要等到 8 月份進行公布。
不過,京東回復媒體稱,爆料信息內容與事實情況存在較大偏差,后續請以京東官方公布信息為準。
為了配合交易,佳寶超市母公司多泰投資及海鋒食品已向合作商戶發出通知,宣布啟動業務重組,其核心業務將轉移至新成立的 " 佳寶超級市場(香港)有限公司 ",該公司由交易方與林曉毅共同全資持有。
雖然京東還未正式官宣收購佳寶超市,結合媒體報道及佳寶超市方面的市場動作等看,預示著京東收購佳寶的消息或在不久后將會靴子落地。
身為電商巨頭的京東,為何要選擇收購佳寶這家香港本地知名商超呢?
在《新品略財經》看來,京東收購佳寶超市,意圖很明顯,是想進一步發力香港市場的零售業務。京東想通過自己的供應鏈優勢,進一步豐富香港零售消費市場的供給。
一家企業進入國際(區域)市場,其中最常見的市場策略就是收購當地企業,能利用被收購企業的品牌、門店網絡、資產和資源,能快速適應本土化(當地化)。京東收購佳寶超市,目的也是如此。
公開資料顯示,佳寶超市成立于 1991 年,是中國香港地區知名的連鎖商超之一,目前在香港地區擁有超過 90 間門店。
實際上,京東早就在發力香港市場,最近一兩年更是在不斷加碼發力香港市場。
去年 9 月,京東官宣初期 15 億元投資香港市場,用于商品價格、物流補貼、服務優化,香港消費者購買京東自營商品,滿 188 元人民幣免運費、最快次日達。
香港已經是京東正在不斷發力的一大國際市場,除了發力電商業務外,京東擬收購佳寶超市,意味著京東將會繼續加碼發力香港的線上線下零售業務。
京東擬收購佳寶超市,京東也向市場講出了國際化業務的新故事。
02 香港本地商超要急了
京東擬收購的佳寶超市,雖然門店數量規模不及惠康、百佳,但畢竟是香港本地區的一大老牌商超品牌,自然會引發香港本地區居民,特別是會引發香港零售行業的關注及熱議。
整體看,最近一兩年香港零售業市場數據不容樂觀,特別是 2024 年的零售業數據持續下滑,進入 2025 年之后香港零售業仍在繼續陷入困境中。
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數據,2025 年 3 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 301 億元,較 2024 年同月下跌 3.5%,這已經是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連續 13 個月下跌。與 2024 年同期比較,2025 年首季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下跌 6.5%。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香港零售業,當然包括商超行業經營者們的經營壓力越來越大,日子當然也不是那么好過。
時間回到 10 年前,那時候香港被譽為是購物天堂,港貨的進口身份,代表著高端和品質,無論是奢侈品,還是服裝用品,哪怕是香港的藥品都代表著 " 高級 ",那時候的香港零售業商們能躺贏。
那些年還催生了港貨代購行業。《新品略財經》記得,那時候經常在深圳地鐵一號線、羅湖火車站經常看到不少代購從業者。
最近幾年,特別是疫情之后,內地商超、購物中心林立、電商發達、直播帶貨、跨境電商等購物方式,而且內地購物十分方便,很多內地人,特別是深圳的居民很少去香港購物了。
就這樣,香港地區的零售業、商超行業第一次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和影響。香港本地商超從業者第一次急了,內地人像過去那樣涌進香港購物的場景已經不在。
最近一兩年,香港本地零售業、商超行業遭受到了第二次沖擊和影響,那就是越來越多的港人北上購物消費。
剛開始,很多香港人過關到深圳來購物消費、吃喝玩樂,上演了香港人買爆深圳、買爆深圳山姆的場景,多次沖上熱搜, 港人北上購物消費的吸引力在于吃喝玩樂品類多,匯率原因價格更低,還能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
后來隨著港珠澳大橋通車,港車北上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香港人北上購物,跑到珠海、中山等城市購物消費。
港人北上購物潮下,香港本地商超經營者第二次急了,香港的購物中心、商超經營者、小商店、乃至是飯店餐廳等經營者的生意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最近一兩年,香港本地消費零售行業又出現了新變量,很多內地電商、商超、餐飲等品牌加速涌入香港市場。
比如,京東、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巨頭去香港做業務,喜茶、蜜雪冰城等新茶飲品牌涌入香港市場,就連零售折扣店也去了香港市場。
內地零售商品牌進香港市場發展,必然會進一步吸引當地消費者,進一步加劇香港本地商超市場的競爭,其中香港本地商超品牌們肯定會再一次急了。
京東擬收購佳寶超市,雙方優勢資源相結合,能提高京東和佳寶的市場競爭力,對本地商超品牌來說又多了一份潛在壓力。
更重要的是,京東未來若如期收購佳寶超市,背后也傳遞出了一個重磅信號,內地電商等其他商業巨頭將加速涌進香港市場。
03 香港本地商超該如何破局?
香港昔日輝煌的購物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香港零售業及商超的市場環境早已不同以往。
特別是內地電商商超品牌進入香港市場發展,一方面會不可避免地加劇當地市場競爭,而另一方面,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會進一步刺激和活躍香港零售業的生態。
比如,近年來,香港通過優才等人才計劃引進了數萬名內地人才,這些人才有不錯的收入,也能帶動香港消費,而且內地人才到了香港生活后,也更能同時適應內地電商購物模式。
香港是特別行政區,國際化特征很明顯,是一個特別的商業市場,有自己的購物文化、購物習慣和消費特色。
盡管內地電商、商超等各類品牌加速涌入香港市場,會豐富香港消費者的購物品類和提升購物體驗,但正是因為香港市場的特殊性,香港消費者仍然愿意在香港本地商超品牌進行消費。
在《新品略財經》看來,香港本地商超品牌早就應該加速求變,加速破局,香港本地零售業、商超經營者們更應該全面加速創新和求變,以滿足香港本地及其他不同類型的消費者的購物需求。那么,香港零售商們該如何破局?
第一,要改變經營思維,香港本地商超經營者們應該徹底改變過去傳統的經營思維和經營模式。
在以前香港購物輝煌的時代,香港商超經營者們能躺贏,坐等游客和消費者們上門消費,而現在早就是電商時代了,不僅要做好店內生意,更應該有電商思維。
內地電商品牌進入香港市場后,進一步豐富了香港消費者的購物便捷性,那么香港本地商超經營者們應該加速擁抱電商,包括提供送貨上門服務等。
正是因為香港市場的特殊性,就連此前倉儲會員制超市巨頭山姆在試水了香港跨境直郵服務后,不及預期給叫停了,說明香港市場有很好的本地性,需要本地化經營思維的經營模式。
第二,要利其器,香港本地商超應該加快數字化升級轉型,不斷提高購物便捷性。
傳統商超購物時代,當時以現金、信用卡等方式支付,而現在內地早就進入了電子支付時代,一個手機就能完成支付,盡管香港零售業在數字支付方面較過去還進步了很多。但仍然有零售門店現在還接受現金,不接受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方式,這會給內地消費者帶來不好的購物體驗。
第三,要加速轉型和創新,而且不僅僅是在電商層面,更在于產品層面。
香港零售商要加速業務轉型,除了電商之外,還有更多可探索的方向。
香港零售商們應該加速產品創新,就像內地的山姆一樣去打造爆品思維,去吸引消費者購買和消費。
再比如,有內地折扣零售品牌進入香港市場后,帶來了低價商品,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經營思路,畢竟香港消費者,特別是香港的年輕消費者也會喜歡物美價廉的商品。
最為重要一點是,香港零售商們要有服務思維,應該放低姿態,提高服務水平,這很關鍵,這方面至今仍是被不少內地消費者所吐槽的地方。
粵港澳大灣區購物圈已經形成,相互融合的購物大時代已來,香港本地零售商們應該加速求變,重點服務好香港本地消費者,吸引更多其他消費者。
一位香港朋友告訴《新品略財經》,她現在常用京東、淘寶和拼多多購物。當問她,你期待香港本地零售商有什么改變時?她回復說:價格、速度、保障。
參考資料:
獵云網:京東,又一筆收購
金融界:京東零售出海第一步?擬收購香港佳寶超市 供應鏈優勢能否復制
香港經濟導報:香港零售業銷貨額連續 13 個月下跌,破局求變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