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內褲真的安全嗎?是否有安全可靠的選擇?帶著大家的疑問,央視網《顏選攻略》帶來 " 一次性內褲挑選指南 " 助力大家暑期出行更安心!
市售 10 款熱銷產品檢測結果公布:
近七成使用化纖材質,并在部分產品中檢測出重金屬銻殘留
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受委托,對市面上 10 款熱銷一次性內褲樣品進行產品檢測,涵蓋纖維成分、微生物指標、pH 值、重金屬殘留等多個項目。檢測報告出具后,評估了各項指標:
僅 2 款產品的 pH 值處于 5.0-6.0 的人體皮膚適宜范圍,部分產品 pH 值偏堿性,則易造成皮膚表面菌群失衡①;
不同材質,差距顯而易見
在完成基礎指標檢測后,進一步對結果表現較優的樣品進行了燃燒、透氣性、掉絮三項實用性測試。三項實驗分別從材質安全性、產品舒適性、產品潔凈度等關鍵維度,考察不同材質對使用體驗與健康風險的潛在影響。
實驗一:燃燒測試—— 材質優劣 " 肉眼可見 "
100% 棉材質產品,燃燒無黑煙、無滴油現象、燃后呈干凈灰燼;粘膠、聚酯纖維等化學纖維一次性內褲樣品則出現熔融、粘滴、并伴隨黑煙、燃后殘留為黑色膠狀物。
結果顯示,全 * 時代產品透氣性顯著優于化纖材質,得益于每條內褲有 27 萬個透氣網眼,有助于降低悶熱、減少濕疹等皮膚問題發生率,尤其適用于夏季悶熱場景。
全 * 時代產品布面強韌、不掉絮,潔凈性突出;而其他針織一次性內褲,抖動起來毛絮飛揚,而這些大量掉落的毛絮一旦進入私處,極易誘發瘙癢、細菌感染等問題。
深入源頭:探尋一條安心一次性內褲的背后
全棉水刺無紡布,紡織工業的一次顛覆性創新
調研過程中,為了弄清楚為什么這款一次性內褲的指標如此突出,策劃組特地對全棉時代生產工廠進行了實地探訪。原來,安心的秘訣在于它的材質和別人完全不一樣,采用全棉水刺無紡布制成。而這塊 " 看似普通 " 的布,卻是紡織工業的一項顛覆性技術創新。
什么是 " 全棉水刺無紡布 "?
對比傳統針織布料需要經歷 " 紡紗—織布—染色 " 等 20 多道復雜工序,全棉水刺無紡布就像是用高壓水槍來織布,它無需紡紗織布,而是以水為針,通過高壓水流噴射,直接將棉纖維交織、壓合,編織成一塊布。
即便全棉水刺無紡布在多項檢測中表現優異,市面上卻極少有品牌采用該材質來做一次性內褲。這并非偶然,而是由高門檻的技術壁壘和成本結構所決定。
原材料門檻高
全棉水刺無紡布對原材料要求極高,僅使用高等級棉花,這對纖維長度、色澤、含雜率等都有明確的指標要求。
其次,全棉水刺無紡布生產還須依托科學技術支撐的自動化生產線,設備成本投入巨大,技術壁壘高,對多數以貼牌或代工為主的品牌而言,無疑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門檻。
最后,一次性內褲作為 24 小時陪伴的貼身衣物,不僅要求用好棉、用高門檻的自動化設備,還要達到免洗的安全級別,因此全棉時代采用母公司穩健醫療的高標準醫療潔凈車間和質量管理體系,生產加工全棉一次性內褲,這無疑是為消費者提供了一條真正值得信賴的 " 貼身防線 "。
看不見的滅菌環節
一次性內褲完成織布、縫制、包裝之后,還有一道看不見但至關重要的環節——滅菌處理。作為貼身穿戴的高頻用品,一次性內褲是否經過有效滅菌,決定了它是否真正 " 可以貼身放心穿 "。
目前行業內較為常見的是EO 滅菌,這是一種以環氧乙烷化學氣體為媒介的滅菌方式,按照國家標準,EO 滅菌產品需經過長時間解析,以排出殘留氣體,殘留量達到標準要求后才能上市。若解析不充分,產品中可能留有有害氣體殘留,長期使用亦存在健康隱患。
這是一種廣泛應用于食品、嬰童用品和高要求醫療器械的物理滅菌方式,原理是通過高速電子流直接穿透產品,實現細菌滅殺。整個過程無需化學反應,無有害殘留、無二次污染,滅菌時間僅需15 秒,滅菌后即可立即使用。
請記住這三點
一抖是否有掉絮,全棉水刺更安心
信息來源:
①姜姍姍:皮膚酸性 pH 值與化妝品研發
②王晉昆,曹晶晶,張永昌等 , 銻對人體健康影響研究進展
編 輯丨應凰
審 校丨孟夏
來 源丨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