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7 日,淘寶閃購、餓了么聯合宣布,淘寶閃購日訂單數超 8000 萬,日活躍用戶超過 2 億。與此同時,就在前一天,美團餐飲日訂單更是突破了 1 億單。短短一個周末,電商巨頭以大額補貼掀起了一場單日破 2 億單量的超級外賣大戰。不少商家、騎手對潑天的訂單和福利措手不及。
電商巨頭大打外賣流量戰,首拿奶茶品類撬動年輕人。但其更深層的目的,則指向外賣流量對非餐類業務的連帶效應。進入暑期出游季,酒旅、訂票、即時零售等業務更是電商的兵家必爭之地。
平臺補貼上演 "0 元購 "
持續數年的外賣大戰,依然是同樣的 " 配方 "。外賣平臺出手撒補貼,消費者奶茶 " 薅 " 到手軟。與此同時," 外賣發優惠券有商家稱 1 小時接 300 單 "" 外賣大戰有騎手稱一晚跑 36 單掙 1000" 相關話題在社交平臺引發熱議。
種種討論都源于最近的一場補貼大戰。7 月 5 日晚間,淘寶、美團兩大平臺放出了大量且大額的外賣紅包券,其中,包括 " 滿 25 減 24"" 滿 15 減 15"" 滿 22 減 18" 等多張無門檻外賣券,甚至部分外賣還能 "0 元購 "。例如淘寶閃購平臺推出了 " 滿 18 減 18" 的新人專享紅包,美團也聯合不同奶茶飲品品牌推出了 "0 元喝奶茶 " 的平臺福利活動。
而平臺的動作使得消費端開啟了下單熱潮。7 月 5 日深夜,美團發布戰報稱,美團外賣聯合美團閃購的戰報顯示,截至 22 時 54 分,美團即時零售當日訂單已經突破了 1.2 億單,其中,餐飲訂單已超過 1 億單。2024 年 8 月 7 日,美團在 "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 活動助推下,單日即時零售訂單突破了 9000 萬單。從上述數據計算,今年美團訂單峰值比去年提前了 33 天。
7 月 7 日,另一頭部平臺的消息也隨之而來,淘寶閃購、餓了么聯合宣布,淘寶閃購日訂單數超 8000 萬,其中非餐飲訂單超 1300 萬,淘寶閃購日活躍用戶超 2 億。就在 7 月 2 日,淘寶閃購啟動了一場 500 億元的補貼。
商家、騎手忙于接單
從平臺曬出的捷報不難看出消費端的熱情,不少消費者更是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分享經歷。一位消費者曬出的圖片顯示,冰箱中擺放了 8 杯飲品,并稱 " 一分錢沒花 ",獲得不少網友圍觀。還有消費者曬出多個訂單截圖表示 " 喝不動了,實在是喝不動了 "。
但在這甜蜜的負擔背后,商家和騎手確實有些分身乏術。不少茶飲店商家和工作人員在社交平臺上分享稱,從 7 月 5 日晚上開始,門店訂單數量暴漲,部分門店 1 小時收到 300 多個訂單。而不少外賣員的接單量也迅速增長,有騎手一單平臺能補到十二三塊錢,外加 " 高溫關懷金 "" 專屬階梯單單禮 " 等補貼,一天收入超千元。
一位廣東的騎手表示,平日晚間訂單在十幾單左右,但 7 月 6 日晚上僅 3 個多小時就跑了 20 多單,收入也直接翻倍。" 訂單不停涌入手機,把原本規劃的路線完全打亂,基本都是奶茶訂單。" 據他描述,雖然得益于平臺的補貼拉動,收入增加不少,但這十分考驗商家和騎手的履約能力,出餐速度也慢了很多。
不僅如此,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平臺在短期內釋放的大額補貼雖然能極大地拉動訂單量,但也會對餐飲門店的制作和出餐形成巨大考驗,一旦履約鏈路運行不暢,商家和騎手面臨的超時投訴風險也會上漲。為此,部分茶飲品牌的門店未參與此次補貼。
奶茶確實是撬動外賣消費的一大利器。無論是京東早期拿茶飲咖啡試水外賣,還是淘寶閃購 " 奶茶免單 " 活動強勢上線,這項單品都展示出極強的引流能力。其既具備年輕人社交屬性,消費頻次、客群寬度和出餐標準化程度也比較高,疊加高溫銷售旺季,無疑成了電商巨頭外賣大戰的首選 " 彈藥 "。
劍指外賣意在同城
短短 4 個月,美團一直承受著京東和淘天的兇猛進攻。" 可見京東和淘天正以補貼大戰輪番消耗美團。" 一位資深零售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如此評價。無論是京東以商家 0 傭金、為騎手交社保將外賣日訂單量拉升超 2500 萬單,還是阿里將餓了么、飛豬整合進國內電商業務,都顯現出兩大巨頭與美團較勁本地生活的決心。
特別是暑期出游臨近,美團的經營旺季也隨之開啟,除了外賣高漲,酒旅、訂票、到店和閃購業務都會在外賣高頻消費帶動下迎來攀升。而酒旅、到店等才是美團利潤空間更大的業務。今年一季度,美團包含酒旅的核心本地商業板塊實現收入 643.24 億元,同比增長 17.8%,經營溢利達 135 億元,同比增長 39.1%。此后,包括京東探索酒旅、阿里整合飛豬,也是巨頭寄希望于打通資源,實現更多收入增長。
" 當前外賣平臺的補貼大戰和即時零售搶奪戰,本質是巨頭對高頻流量入口和萬億即時零售市場的戰略爭奪。補貼雖能在短期內為平臺快速拉新、激活消費,但該策略難長期持續,易致行業陷入‘囚徒困境’。" 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創始人詹軍豪表示。
詹軍豪認為,巨頭真正看重的是外賣流量對非餐、高價品類的帶動效應,如酒旅、即時零售等,以構建 " 高頻帶低頻 " 的生態閉環,實現從流量爭奪到價值創造的轉型,最終在即時零售時代掌握消費入口主導權。
知名數字經濟學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也提出,美團、淘寶、京東在外賣戰場上爭奪外賣入口的本質,是生態競爭," 爭奪的是外賣,競爭的是即時零售 "。
此前,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曾表示,京東買餐飲外賣的消費者中,有 40% 會交叉購買電商產品," 做外賣比去抖音、騰訊買流量劃算 "。意識到這一點的還有阿里電商事業群 CEO 蔣凡,他同樣發現,這些外賣用戶能變成淘寶即時零售的用戶,長期來看,這會對淘寶的活躍度、用戶規模有更好的促進。
" 未來,平臺更多通過內部挖潛來降本增效,實現正向利潤,或通過其他相關業務來變現,這一定程度上能推動外賣補貼的持續性。" 盤和林說道。
北京商報記者 何倩 郭繽璐 張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