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別硬上。
文 / 依光流
今年上半年,Steam 似乎被二游大作們盯上了。
前兩年進入 Steam 的二游,大多是不知名的小體量產品,以及更大量的小黃油,其中大多數打著二游標簽的游戲都是單機,F2P 模式的二游并不算多,一年也就那么少數幾款,通常情況還都是奔著圈錢來的 AI 二游。
可是今年自 Q2 起,來自手游領域的暢銷二游大作們,就開始扎堆進入 Steam 平臺,比如 4 月份當中《少前 2》《鳴潮》《無限暖暖》《女神異聞錄:夜幕魅影》就先后在 Steam 上線,后兩者更是同天開服,吸引了不少關注。
首先是 6 月 10 號,《少女前線》在 Steam 平臺復活,作為早期國內暢銷二游的代表作之一,開服的高人氣自不在話下。
然后是 6 月 15 號,日本 Cygames 的核心產品《影之詩:超凡世界》開服,同時登陸移動和 PC 端,當天就在 Steam 日本地區的暢銷榜上演屠版。
接下來的 6 月 25 日、26 日,同樣由 Cygames 制作的《賽馬娘》在 Steam 上線,而后由完美世界、世嘉、ATLUS 合作推出的《P5X》也隨手游國際服開服,同步開啟 Steam 國際服。
中日韓二游扎堆 Steam 是要鬧哪樣,這平臺有那么香嗎?
01
從宏觀的角度看,Steam 近些年對中、日、韓市場來說,確實越來越吃香。
對國內來說,Steam 一直以來都不缺少淘金者,早期更多是獨立開發者在攻城略地,此后《太吾繪卷》《中國式家長》等產品的走紅,讓更多開發者關注起了 Steam,尤其是在手游、網游公司被優化掉的一線游戲人。
到現如今,以獨立開發者為主的國內中小游戲研發團隊,在 Steam 平臺依舊是不可忽視的群體,從他們當中誕生的百萬銷量級國產爆款也越來越多,比如《餓殍:明末千里行》《大俠立志傳》《火山的女兒》《暖雪》《戴森球計劃》等等。
反觀二游,這兩年在主流渠道的發展可算不上順利,資本預冷一年、砍項目一年、批量關服一年……二游團隊沒兩把刷子都很難活到今年。不僅如此,二游領域的馬太效應,也比大部分傳統賽道更加明顯,這些年行業中腰部基本留不下幾個活口,頭部的競爭更是十分激烈
所以開拓新市場、多條腿走路,基本是一線以上二游廠商的必備策略。不過在今年之前,絕大部分二游已經采用過「全球、多平臺、多端」這個發行三板斧了,接下來開發潛力市場就是一個必然的策略,而 Steam 恰好是十分合適的市場之一:活躍用戶多、單用戶價值高、與二游受眾重合度不低。
從這個角度看,無論是散爆、庫洛、疊紙,都走過相似的路,也有相同的開拓訴求,只是比較巧合,他們都在今年 Q2 開始花力氣開拓 Steam 市場。相比而言,完美的《P5X》要特殊一些,步子更多是跟著 IP 的屬性在走。
相比之下,韓國市場的情況,與國內有些相似。一方面,從《絕地求生》,到《小骨》《潛水員戴夫》,再到《匹諾曹的謊言》《劍星》……眾多韓國單機產品的成功,讓 Steam 成為他們的香餑餑。
而且韓國本土二次元手游的競爭力還不夠高,同類產品在數量和質量上都不像國內那么極端,未來是否會形成在 Steam 扎堆的現象,目前還看不出端倪。
02
對于日本市場,手游廠商選擇登陸 Steam 的邏輯,更有本土色彩,跟國內二游那一套差別不小。
事實上,日本手游廠商早期對 Steam 的關注并不多,熱衷登陸 Steam 的,更多是傳統的日本單機大廠,以及海量的小黃油同人團隊,例子太多,很難數得過來。不過在早期,Steam 對于日本傳統大廠來說,并不是特別重要。
對日本的手游廠商而言,Steam 也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平臺,手游要出 PC 版,他們更習慣在日本本土的各種網頁平臺上推出,合作更方便、用戶也更精準,比如 DMM 平臺,幾乎包攬了所有熱門的動漫類日本手游的 PC 端首發版本。
但近些年,日本廠商對 Steam 的態度也有了變化。
首先,越來越多的主機大作在 Steam 賣爆了,比如《怪物獵人》《艾爾登法環》的可怕銷量,讓日本廠商看到了 Steam 對日本游戲在全球發行的可行性。
這使得更多大廠開始放寬本土生態的限制,加大力度往 Steam 傾銷舊作,讓更多海外玩家看到了日本的各種游戲。比如已經半死不活的 Galgame 產業,就在 Steam 找到了新的出路,讓不少產品和團隊煥發了第二春。
龐大的用戶量和不俗的購買力,也讓不少廠商心動,開始嘗試在 Steam 推出手游。比如一部分以美少女為核心的日系手游《緋染天空》和《蕾斯萊莉婭娜的煉金工房》等。又如另一部分強調多人在線對戰的產品《游戲王決斗大師》等。
而去年《碧藍幻想:Relink》的熱賣(截止目前銷量已經超過 200 萬套)也讓 Cygames 看到了通過 Steam 影響全球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的能力,于是他們從一年上線兩款游戲,加速到一個月上線兩款游戲(《賽馬娘》推出了兩個地區的版本),估計今后 Cygames 還會有更多類似的動作。
03
盡管這么多產品都在開拓 Steam 市場,過去也有不少在 Steam 取得成功的手游,但嚴格來說,Steam 并非二游的萬能藥,也不是所謂手游大作的后花園。
從同時在線、評論量、好評率這三個維度來看,今年上半年在 Steam 上線的二游取得的成績可謂參差不齊,上限可以很高,下限也能特別低,而且其中不少產品的口碑非常差,上線后就「光速滑跪」,有的產品更是口碑、在線、評論全面崩盤。
其中表現比較好的有《賽馬娘》海外服、《鳴潮》國際服、《P5X》國際服以及《蔚藍檔案》韓服。
前兩款游戲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屏蔽了出產地市場。《賽馬娘》海外服最高同時在線達到 3.6 萬、好評率超過 92%,上線一周多同時在線也保持在 3.5 萬出頭,可以說是名利雙收了。但《賽馬娘》專門推出的 Steam 日服卻只有 76% 的好評率,以及 3000 出頭的同時在線。
還有好評率分別為 60% 多、40% 多、30% 多,日常同時在線在幾十到幾百的《ASURAJANG》《E.T.E》《幻想神域》三款產品,它們失敗的原因幾乎是覆蓋所有方面的,比如反復換皮、收費太高、產品優化不足、玩法沒有特色等等。
04
寫到這里,其實已經能清晰地看到:盡管最近一個月出頭,來自中日韓多個市場的二次元手游都不約而同地開始進軍 Steam 平臺,但實際結果是,一部分產品收了名,一部分產品拿到利,而名利雙收的只有其中的佼佼者,光速滑跪的更是不在少數。
所以,別看某些產品在 Steam 大殺四方、大賺特賺,找不準切入角度、產品不符合用戶預期、收費玩法運營更新等細節跟不上,都有可能導致游戲在 Steam 一敗涂地。尤其對手游來說單純的移植,很多時候并不解決問題,甚至會引起玩家不滿,到頭來還不如人家 AI 小黃油性價比高。
點擊「閱讀原文」可了解詳情
推薦閱讀
游戲行業書籍推薦:
點擊下方名片,關注公眾號
(星標可第一時間收到推送和完整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