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終將升起的烈陽!」
文 / 修理
距離上次暢銷總榜登頂才過去 3 個月不到,《崩壞:星穹鐵道》(下稱星鐵)又登頂了 ...... 甚至就在 3 點榜單刷新的第一波。
更不用說,這次 UP 池還是個男角色,不太符合二游玩家一貫的抽卡傾向。
這條內鬼視頻曝出來時,社區熱度極高,播放量直逼百萬,在線同時觀看人數比同期《星鐵》官號發布的《拂曉》歌曲人數還高。所有彈幕都在驚呼:這是我能抽的?這真不是周本 BOSS?
當時社區很快就流傳起和之前截然不同的風向:《有男必抽》《特效太亮沒看清我以為女的呢》《其實我是成都人》《誰把白厄塞我手機里的》《抽都抽了你想怎樣》 《跟我的救世主說去吧》《計劃有變》《有什么話和我的救世主說吧》......
到了今天,白厄這位 3.0 登場的新人,人氣已經一路高漲到了有些夸張的地步。他可能有著游戲開服以來,互動數據最炸裂的一條角色 PV,僅發布 4 天播放量就超過 800 萬,彈幕量也超過 30 萬,點贊、投幣、收藏都遠高于均值。
隨著市場風向的變化,如今不少二游都選擇把更多成本花在女角色上,因為這樣比較有性價比——畢竟男角色既費工夫,還容易惹爭議。光是有男不玩四個字,就足以令大多數廠商束手束腳,望而卻步。
所以白厄這次的暢銷登頂,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二游角色塑造的性別慣性并非牢不可破,也展示了《星鐵》有突破邊界的能力:無關性別,只在于是否用心。
01
IP 加持:永遠的救世主
要講白厄的特殊性,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個關鍵因素:他是《崩壞 3》凱文的同位體。
所謂「同位體」,即在崩壞 IP 宇宙不同作品中有著相似外貌、身份、背景和命運的角色,例如黃泉和《崩壞 3》的雷電芽衣就關系頗深。
白厄的角色介紹是什么?是容納「負世」火種的黃金裔,被稱為「救世主」,他將銘記全世的理想,背負萬眾的命運,為新世界帶來第一縷曙光。
你再去看白厄的技能設計、變身造型,翁法羅斯的世界設定、逐火之旅,還能發現更多兩者的相似之處——背負救世使命,忍辱負重幾番輪回,只為跨越最后的考驗。
因為凱文畢竟不是自機角色,在《崩壞 3》時期就沒有進過卡池,只是一個 NPC 和 BOSS。雖然他在故事劇情中地位超然,但他和玩家的情感鏈接其實遠不如其他人氣角色。
當年《崩壞 3》制作組還曾發過問卷,問玩家能不能接受凱文等一系列男角色成為可操作角色。結果玩家大部分都選擇不能接受,最后團隊便放棄了這一計劃。
甚至由于白厄劇情剛開始的臺詞簡單,語氣平淡,表情木訥,他還一度被不少人戲稱為「偽人」——沒有活人味。
02
全力鋪墊:半年四個版本
在白厄之前,我沒在《星鐵》里見過劇情資源投入這么多的角色(本部分涉及少量劇透,介意者請自行跳過尋找 03 繼續閱讀)。
先簡單交代一下背景吧。《星鐵》3.0 版本的主舞臺是翁法羅斯,這是一個古希臘神話風格的世界,有類似莫比烏斯環的概念設定(無限因果循環)。
故事的主軸是,黑潮災難來臨,世界將要毀滅,12 位英雄需要擊敗墮落的泰坦,取回火種,最終拯救翁法羅斯。而貫穿整個故事始終的主角,就是 12 位英雄之一的白厄。
不同于其他 UP 角色大多只在卡池推出的前一個版本進行鋪墊,白厄的戲份從玩家 3.0 踏上翁法羅斯的那一刻就開始了。
白厄一開始給人的印象是呆板,用詞正式,說話特別書面,同時做事毛躁沖動,有點愣頭青的感覺。但在隨后的故事里,他在摯友萬敵,老師那刻夏、緹寶,以及阿格萊雅的引導下,逐漸成為了一個有擔當的主人公,既能推進逐火之旅(武斗),也能和元老院進行辯論(文斗)。
其實把視角拉得宏觀一點,3.0 至 3.2 版本都算是白厄升級打怪,歷練人生的成長關卡:阿格萊雅培養他的人格,那刻夏教于他智謀,緹寶關心他的品性,萬敵鍛煉他的勇氣 ......
在收集十二火種的試煉中,他最終接受「救世主」的使命,從單純的「復仇」轉向「為翁法羅斯的明日而戰」。到了 3.2 版本最后,白厄已經完成了自己前半段的弧光。
再配合 BOSS 戰,以及拂曉后那一句:我是終將升起的烈陽。白厄的形象在玩家心中成功立了起來,成為了一個真正的活人。
簡單來說,翁法羅斯是一個在不斷演算的機器,白厄已經歷了無數次相似又不同的輪回。說得殘酷點,之前塑造的一切角色都只是一串代碼,只是為了培養絕滅大君的養料。
到了今天的 3.4 版本,一切真相都被全盤托出,新劇情在帶來海量信息沖擊的同時,還采用了多種手法來詮釋這段故事。
首先,游戲通過三幕「沉浸式戲劇」的方式,來徹底說清故事的起源:白厄是如何踏上輪回之路,又是如何完成第一次輪回的?在輪回的最后,他又為何、以及如何進入到下次輪回?
03
有男不抽?事實并非如此
在葡萄君看來,白厄這次的暢銷登頂,其意義并不止于一次卡池的暢銷,還在于它讓大家得以重新思考,所謂的「有男不玩」是否是一個偽命題?
比如說,二游角色塑造的性別慣性并非牢不可破,當投入足夠的誠意與資源,一個男性角色同樣能引起玩家的共鳴。
再比如說,雖然現在很多游戲會選擇面向更垂直的用戶,創作相對固定、安全的敘事,提供指向性更強的服務,但這不是二游的唯一解。如果能講好一個故事,塑造好一名角色,游戲依舊有機會向更大,也更難的一般向市場發起挑戰。
如果無限推演下去,不僅游戲團隊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少,玩家可以玩到的東西也會越來越少,最后只能面對大量同質化的單一內容,而感到無奈。
就像單一性別敘事的局限性,大家也都有目共睹。首先,它很難刻畫出復雜立體的人物,因為要追求服務性,那這樣出來的角色有很大概率變得平面和單一,故事自然也很難帶來更深層的共鳴;
其次,高頻刺激放短期看會很有效果,但如果長久持續下去,用戶閾值會越來越高,越來越難以被滿足。產品就會陷入一種兩難境地:做法保守顯得味道寡淡,做法激進又容易翻車。
如果《星鐵》真把自己框死,那我們估計就看不到如白厄這般質量的劇情設計了。白厄雖然是男性角色,但他足夠復雜立體。這意味不同類型、性別、喜惡的玩家,都能在他身上找到各自喜歡的點,以及代入的角度。
就像這次白厄,如果光靠官方單方面強推,真不一定能推到現在的高度。但在過去一月里,玩家也構成角色塑造的拼圖之一。比如說小紅書、抖音、微博上大量的二創內容,以及發癲文學,幾個平臺的相關內容加起來大概能有十幾億的流量。
所以白厄最大的價值,可能是幫助米哈游證明了一種突破邊界的辦法:不論角色是男是女,都有機會獲得大眾用戶的喜歡。
當然,扭轉慣性從來不容易,它需要足夠強大的力量。所以米哈游采用的方法就是「大力出奇跡」,以巨量的資源去喂養這么一個角色。
同時也不能只有大力,否則就會把這件事「扭斷」——米哈游還用了很多細功夫和技巧,來讓玩家不會討厭他,而是會喜歡上,甚至代入到他的人設當中。
畢竟對于內容型游戲來說,最后決定角色價值的,還是角色本身是否承載了足夠打動人心的故事,以及團隊是否愿意在其身上傾注一切。
現在回頭看,白厄這名角色真的承載了太多。他不僅作為翁法羅斯的救世主,走過了三千萬世的輪回,也作為「凱文」,象征了整個崩壞 IP 的來時路。
或許制作組從來沒有忘記他們創作的初衷:「為世界上所有的美好而戰 。」
點擊「閱讀原文」可了解詳情
推薦閱讀
游戲行業書籍推薦:
點擊下方名片,關注公眾號
(星標可第一時間收到推送和完整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