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何銘亮
7 月 1 日晚,蘇州規劃(301505.SZ)公告稱,計劃并購北京東進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東進航科 "),且正在籌劃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
因交易事項尚處于籌劃階段且存不確定性,公司自 7 月 2 日開市時起開始停牌,并表示將在 7 月 16 日前披露更詳細信息。
目前公司已與交易對方張寧等已簽署意向性協議,初步達成購買資產意向,但公告并未披露交易金額。
蘇州規劃致力于為政府及各類開發建設主體提供城市規劃建設解決方案,以規劃設計與工程設計為核心業務,在規劃、市政、交通等有技術沉淀與業務資源。
東進航科則在空管領域發力,從事軍民航空管電子設備研發、生產、銷售以及低空飛行服務保障系統建設及運營、無人機綜合監管服務平臺建設及運營。
近年來,隨著低空經濟多次在各級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提及,多省市的規劃院均在布局低空經濟領域的相關業務。
例如,今年 4 月,廣州市規劃院編制《廣州市低空垂直起降設施場址選擇及建設技術指引(試行)》獲審議并通過;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今年 1 月部署無人機自動機場,探索 " 低空經濟 +" 應用場景;去年 4 月,寧波市發展規劃研究院楊兵杰副院長就曾主持召開專家咨詢會,聽取在空域管理改革和相關產業培育方面等的建議等。
不過,時代財經注意到,蘇州規劃的業績仍處于下滑趨勢,東進航科最新披露的 2023 年業績還未扭虧。
蘇州規劃 2024 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21.24% 至 3.08 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 62.77% 至 2905.88 萬元。2025 年一季度,其營收與歸母凈利潤繼續下滑,分別降低 18.42%、5.65%。
在年報中,蘇州規劃解釋凈利潤下滑主要因報告期內公司新增訂單不及預期,項目周期延長、項目回款下降,導致收入、毛利同比下降、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增加。
而東進航科原為新三板掛牌企業,于 2024 年 8 月終止掛牌,摘牌前公司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已連續虧損 6 年(2018 年 ~2023 年),合計虧超 3895 萬元。
從退市前最后一份年報來看,盡管毛利率高達 58.41%,2023 年東進航科營收增加 9.21% 至 5562.88 萬元,但與此同時虧損擴大 214.20% 至 743.06 萬元。
在這份年報中,東進航科并未正面解釋為何凈利潤虧損依舊擴大。但時代財經注意到,2023 年,東進航科信用減值損失擴大 1650.51% 至 198.87 萬元,資產減值損失擴大 260.55% 至 217.21 萬元,二者合計已超 400 萬元。
公司在重大風險分析中提到,通用航空空管系統發展模式的風險。
通用航空產業市場成熟度較低,業內企業需利用產業政策支持,探索出一種適合于我國通用航空空管系統建設及運營服務的模式。
東進航科此前曾表示,盡管東進航科在 2012 年前后的海南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中已有頗多建樹,但由于我國通用航空空管系統建設與運營服務的模式仍處于試點階段," 若公司產品、模式無法得到其他地區的認可,將對公司經營業績及未來發展產生較大不利影響。"
而從東進航科 2023 年前五大客戶來看,并未包含海南方面的客戶。
7 月 2 日,時代財經以個人投資者名義致電蘇州規劃,問及摘牌前連虧 6 年的東進航科并表后會否拖累蘇州規劃的業績等問題時,董秘王佳琦回復稱,在公告披露的時效內,公司會進一步發布收購預案,里面會有相應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