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耀)距離上市再進一步。
據中國證監會網上辦事服務平臺(試運行)披露,榮耀已于 2025 年 6 月 26 日正式提交 IPO(首次公開募股)輔導備案申請,輔導機構為中信證券。
然而,對于榮耀而言,2025 年的開局充滿挑戰。1 月,李健出任榮耀 CEO(首席執行官),公司面臨包括市場份額在內的多重挑戰。在上任的半年時間里,李健主導了一系列組織架構和戰略層面的調整:開放 38 個關鍵崗位公開競聘,其中 24% 競聘者為 "90 后 ";新成立新產業孵化部、新商業模式拓展部、AI& 軟件業務部等一級部門。同時,榮耀在戰略方向上也做出重大調整。在 2025 年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李健宣布啟動 " 阿爾法戰略 ",計劃未來 5 年投入百億美元,推動榮耀逐步從智能手機制造商向全球領先的 AI(人工智能)終端生態公司轉型。
當前,榮耀已進入上市前的重要準備階段,其估值情況備受外界關注。榮耀未對估值進行過回應。在國內各大手機品牌中,華為、vivo 與 OPPO 目前都未上市,港股上市的小米除了賣手機還有汽車等業務,A 股上市的傳音控股則主要經營非洲等海外市場,同時,榮耀向 AI 終端生態公司的轉型路徑也使其業務模式更為獨特。這也意味著,在當前資本市場中,尚無可參考的估值標桿,若成功上市,榮耀有望成為 A 股首家 AI 終端生態企業。
公司架構較為多元化
自新榮耀成立,公司何時上市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據輔導備案報告,榮耀注冊資本為 322.39 億元 , 控股股東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直接持有公司 49.55% 股份。
2024 年 12 月底,榮耀方面表示,股改順利完成,公司名稱由 " 榮耀終端有限公司 " 變更為 " 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 "。
天眼查顯示,目前榮耀股東層由 20 多名股東組成,包括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鵬程新信息技術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深圳國資協同發展私募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國信資本有限責任公司、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包含地方國資、代理商、產業鏈供應商、運營商、第三方資本等,架構較為多元化,但暫未能查詢到具體的投資金額和比例。
一位負責 IPO 上市的券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企業提交輔導備案到輔導驗收最少需要 3 個月時間。從榮耀的輔導備案報告來看,公司計劃在 2026 年 1 月至 3 月完成輔導計劃、輔導考試等,并向當地證監局申請輔導驗收。輔導驗收完成后,券商向當地證監局提交申報文件,監管受理后會披露招股書申報稿,同時開始正式審核,目前從受理到上市的審核節奏大概需要一年時間。"
對榮耀而言,上市是新起點,當前榮耀正式踏入 IPO 關鍵階段,產品創新、經營業績以及市場份額等方面均備受矚目。
從 2024 年開始,榮耀國內市場份額有所下滑。2025 年以來,經歷了組織煥新后的榮耀開始對產品進行調整,陸續發布了主打戶外長續航的榮耀 Power,定位電競性能旗艦的榮耀 GT Pro,定位 " 輕旗艦 " 的榮耀 400 系列等。通過對細分市場的進攻,銷量有所好轉。BCI 數據顯示,榮耀在 W17(4 月 21 日至 4 月 27 日)單周銷量中以 13.7% 的銷量市占率重返國內智能手機市場銷量單品牌前三,這是自 2024 年二季度后的首次。
對于 2025 年的市場目標,榮耀公司銷售與服務總裁王班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直言:" 我們希望在今年底的時候,能夠重返國內前三。"
開始著手海外市場運作
立足中國、全球競爭,這是當下所有國內手機廠商的共識。近年來榮耀也開始著手海外市場運作,并在 2023 年提出將歐洲市場確立為中國之外的第二本土市場。據榮耀披露的數據,2024 年最后一個月,榮耀海外市場銷量已經追平中國市場;2024 年全年,其海外市場手機銷量增加 50%。
市場之外,發展 AI 也是榮耀的當務之急。毋庸置疑,近年來手機具備 AI 功能已成為主流發展趨勢,也是各大廠商爭奪下一個市場格局的關鍵之戰。
截至目前,榮耀在 AI 方面的研發投入已超百億元。相較行業大多數廠商將 AI 定義為用戶體驗優化工具,榮耀更強調 AI 對終端本身能力的重塑。例如,其最新一代操作系統 MagicOS,已將端側大模型推理能力本地化,具備自然語言理解、意圖識別和跨設備協同等功能;而其 YOYO 智能體也從原有語音助手迭代為具備主動學習與情感感知能力的個人助手。
對于通用人工智能的落地時間,李健近日在 "2025 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 上表示,當前 AI 發展正處于從 " 思考 " 向 " 行動 " 跨越的關鍵期,要實現 " 讓 AI 能解決問題 "。但他認為,當前 AI 落地仍存在三大挑戰:" 第一是場景,目前 AI 無法高效地在不同設備之間流轉,用戶體驗割裂;第二是性能,目前端側算力不足,內存普遍偏低,難以承載 7B(模型參數量化大約為 70 億)以上的模型,無法支撐復雜任務的推理需求;第三是信任閉環方面,包括隱私和倫理問題。比如說用戶數據權限、數據加密等方案仍未形成統一的量化標準。"
對此,榮耀即將圍繞 AI 落地推出一些關鍵技術。比如:實現全域智能體協同、全品牌終端互聯等。" 通過智能分配端、云算力,自主規劃并智能調用端側、云側各類工具或 Agent,達到多 Agent 端云高效協同的效果,為用戶帶來生產力提升;實現全品牌終端互聯,打破不同品牌設備的邊界,做到萬物互聯。" 李健說道。
AI 不僅是產品競爭力來源,也正在重塑榮耀的資本形象。隨著 DeepSeek、MiniMax 等大模型公司估值不斷攀升,市場對中國科技企業的價值邏輯正在發生變化。上述負責 IPO 上市的券商工作人員對記者稱:" 目前 AI 類的企業在 A 股估值會高一點。" 尤其是在 A 股市場尚無一家以 "AI 終端生態公司 " 為核心定位的上市企業的背景下,榮耀的發展路徑被業內視為具有代表性。可以預期的是,登陸 A 股后,榮耀將獲得更充沛的資金支持,募集資金或將被用于 AI 研發的各個關鍵環節。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