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5 月 9 日訊 " 你的手機有 5G-A 了嗎?" 據今日央視新聞報道,最近有不少人發現自己的手機上已經出現 5G-A 信號標識。
5G-A(5G-Advanced),又稱 5.5G,作為移動通信技術標準的最新演進,其上下行速率可達 5G 的十倍。除此之外,5G-A 支持從工業級高速連接到無源物聯等全系列物聯模組,支持高精度定位、微型傳感類連接能力,可以實現厘米級的定位精度。
大致來說,體驗 5G-A 網絡不需要額外收費,但需滿足兩項基本條件:一是手機終端支持 5G-A 信號,例如蘋果手機需達到 iPhone 13 及以上機型方可使用,且僅有升級至 iOS 18.4 的 iPhone 15 和 16 系列會顯示 5G-A 標識。
二是確保手機使用的運營商已在相應地點部署了 5G-A 網絡基站。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運營商已經在國內 31 個省份部署了 5G-A 測試網絡,預計可支撐 5000 萬用戶,同時也在歐洲、拉美、中東等多個地區得到了驗證。
當下,國內各大運營商還在加速布局 5G-A 網絡:
中國移動表示,今年將投資近百億元,進一步擴大 5G-A 中的無線網絡 AI 應用等規模部署,實現超過 40 萬基站的智能化改造。
中國電信今年將推動 5G-A 在多個行業和場景的應用落地,聯合產業鏈進行創新試點。
中國聯通今年計劃在 39 個重點城市主城區及 300 余城市重點場景啟動 5G-A,并應用到物聯網、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重點場景。
從應用層面來看,5G-A 網絡的落地于各行業,尤其對自動駕駛、低空飛行等前沿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低空經濟領域,東北證券認為,低空通信、感知、導航等保障能力不足,空域難以實現有效的管控和服務是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低空經濟信息化的核心為 5.5G 的 " 通感一體 " 技術,將作為關鍵基建率先落地。國信證券指出,我國低空經濟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率持續提升,飛控系統、導航系統等核心子系統有望基于 5G-A 通信網絡的普及加速攻關實現自主可控。
人形機器人領域,中國移動、華為、樂聚聯合發布了搭載 5G-A 技術的人形機器人,可增強多機協作可靠性,拓展工業場景適用范圍。GTI 國際產業合作平臺表示,5G-A 網絡的高帶寬能力支持大規模數據采集,為人形機器人的深度學習模型提供豐富的訓練數據,可縮短開發周期,適配多行業多樣需求。
行業人士表示,隨著 5G-A 和 AR 技術的發展,未來的空間計算平臺和技術培育平臺將更加成熟,也將為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提供更強大的支持。
投資方面,中金公司指出,5G-A 是 5G 網絡的重要升級,正在邁向全面規模商用階段。隨著各地政府積極推進 5G-A 網絡建設與應用落地,2025 年 5G-A 相關投入有望進一步加大。
另據《科創板日報》統計,近期以來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動平臺及接受機構調研時公布其 5G-A 布局進展:
武漢凡谷:公司應用于 5G 移動回傳的 E-Band 微波器件、E-Band 微波天線等產品已在批量供應。此外,公司將持續開展 5G-A、6G 技術儲備及研究工作。
通宇通訊:在 5G-A 通感一體化天線業務方面,公司已取得顯著進展,目前已實現小批量交付,隨著低空經濟政策的落地和相關規則的逐步完善,該業務有望迎來進一步增長。
華工科技:在 5G-A 業務領域,公司率先發布 50G SFP56 系列灰光、彩光模塊并實現批量交付。
本川智能:公司與客戶在 5.5G、6G、低空衛星等通信領域進行相關 PCB 產品的開發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