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 " 瓦罐 " 時間!今天的主角是奔馳 CLA 獵跑車,這個級別主流選手我們基本都已產出過內容,單單這臺車留下的 " 坑 " 遲遲沒有填平,很大原因是接近 40 萬元的指導價,令其不可避免被貼上 " 孤傲的 限少數人 " 的標簽。
但在不久之后,基于 MMA 架構打造的全新純電長軸距 CLA,就將與大家見面。換個角度說,這也意味著現款 CLA 有了更大幅度的市場終端優惠力度,那么是時候帶來這臺奔馳 CLA 260 4MATIC 獵跑車了。
價格上,CLA 200 獵跑車(1.3T+ 前驅)的指導價為 30.92 萬元,CLA 260 4MATIC 獵跑車(2.0T+ 四驅)的指導價為 39.40 萬元,作為參考,目前 CLA 獵跑車的市場終端優惠已經達到 10 萬元以上,在優惠后性價比有了很大提高。* 以北京市場為例
// 外觀:雅!太雅了!
雖然已經到了產品末期,但以如今的眼光看到這臺 CLA,其顏值依然可以用驚艷形容;實拍車還額外選配了幾何多光束大燈 ( 5400 元 ) 。
當然,作為一臺獵裝車,優雅的側面線條與車尾才是關鍵。傳承自 CLS 獵裝版的優雅,即便穿越十余年的時光,相遇依然令人怦然心動。從路人的視角來看,這臺車的 " 價值感 " 遠超其真實價格。
2013 款 CLS 350 獵裝版
兩張照片間隔十余年,同樣的地點,相似的配色,相比中大型的 CLS 獵裝版,CLA 獵跑車的長寬高為 4692*1830*1435mm,軸距 2729mm,是一臺標準的緊湊型車,但當標志性的弧線劃過卻依然流暢;
在后者身上,我總有一種看到 NBA 球員馬克斯 · 克里斯蒂的感覺,你知道他不是他,但一顰一笑之間又很難不讓人聯想到 " 曼巴精神 " ……
除了優雅,實用性的大幅度提高更是一臺 " 瓦罐 " 吸引人的部分,后備廂基礎容積從轎跑版的 470 升提升至了 505 升,在后排座椅放倒后,擴展容積達到了 1370 升。
不過,為了兼顧造型,CLA 獵跑車的尾門存在較高的門檻,好在地板位置較低,并不太影響沉重行李的搬運。
// 內飾:氛圍感依然在線
CLA 這套內飾相信大家已經十分熟悉了,上半部分加入帶縫線造型的軟質材料,下半部分則是硬質材料,中間搭配木飾紋理飾板,并支持絢麗的 64 色氛圍燈。
這套奔馳 " 入門款 " 內飾在剛發布時完全可以用驚艷來形容,即便到了今天,多種質感裝飾件的搭配組合,再加上別致的出風口造型,依然可以讓車內精致的豪華感體現得淋漓盡致。
雙 10.25 英寸聯屏內置 MBUX 車機系統,系統版本不算新,但是常用功能依然全面,支持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
說句題外話,基于 MMA 架構生產的全新純電長軸距 CLA 將成為首款搭載搭載奔馳 MB.OS 操作系統的車型,MBUX 虛擬助理將接入大語音模型并融入 AI 技術,還將率先搭載無圖全場景高階智駕。在 MMA 平臺上還將會迎來全新 CLA Shooting Brake,如果對智能化有更高要求,等待新款也是不錯的選擇。
前排一體式運動座椅,支持坐墊長度可調與三檔座椅加熱,其整體填充偏于硬朗,側向支撐表現尚可;后排兩側座椅同樣采用一體式設計,并且加長了坐墊,但腿部空間并不算富裕,中央通道區域也存在凸起,第二排空間并不是 CLA 的優勢所在。
// 動態:動力不輸小鋼炮
動力上,CLA 260 4MATIC 版本搭載一臺 2.0T 發動機 +48V 輕混系統,最大功率 224 馬力,峰值扭矩 350 牛 · 米,傳動系統匹配 8 擋濕式雙離合變速箱與 4MATIC 四驅系統。
從動力參數來看,260 4MATIC 完全達到了入門級小鋼炮水平,最大功率甚至超越了高爾夫 GTI,特別是得益于四驅系統的加入,0-100km/h 加速時間達到了 6.6 秒,比高爾夫 GTI 還快了 0.3 秒。
得益于 48V 輕混系統,電機會在油門踏板被踩下的瞬間就提供額外的動力輸出,來提供響應性,在巡航階段則不會介入。
值得一提的是,當松開油門,動能回收系統會根據前車距離來自動控制回收力度,在前方無車輛時會進行滑行,當接近前方車輛時則會啟動動能回收,并動態把控與前車的距離。
這意味著即便不開啟輔助駕駛,車輛也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跟車效果,同時避免了動能回收時的不適感。
這套 8 DCT 變速箱有著不錯的換擋速度,對撥片的反應很快,快速踩下油門踏板時降擋的反饋也很積極,并且會適當維持一段高轉速。不過,低速蠕行與中低速工況在 2 擋附近的頓挫或拖拽感依然比較常見,CLA 獵跑車更是來 " 開快車 "。
懸架整體的反饋偏于硬朗,這帶來了更好的貼地感與穩定性,可以傳遞一些路感,面對顛簸與快速并線時的整體反饋也算干脆利落。但在快速通過彎道時,橫向支撐性算不上充足,好在是轉向手感沒有拖后腿,車頭的反應速度以及精準度尚佳。
全速域自適應巡航目前為 CLA 家族的全系標配,但智能領航輔助 Plus 需要額外支付 2.1 萬元。
其支持基于場景的車速調節、交通擁堵自動起步、LCC 車道居中、LKA 車道保持輔助、BSD 側面盲點輔助等功能。其整體表現還算不錯,在城市跟車場景中表現足夠從容,對于跟車距離與制動力的把控比較到位。
// 寫在最后
對于瓦罐迷來說,如果你的購車目標在 20-35 萬元價位區間,相信或多或少都了解過 CLA 獵跑車。
但要知道在這個區間,往左看是大眾 CC 獵裝版、蔚攬,往右看還有奧迪 A4 Avant 和沃爾沃 V60,更不要忘記蔚來 ET5T、極氪 001 等新能源選手,一邊是中型車乃至中大型車壓倒性的體型與空間優勢,另一邊是同樣原汁原味的豪華品牌進口身份。
而在品牌內部,CLA 獵跑車的價格又很接近 AMG A 35 和 A 35 L 了,似乎再高的顏值也很難敵過價格層面的束縛……
現如今,當終端優惠力度的增加,CLA 獵跑車的價格也來到了更加合理的區間,那么你會不會選擇這么一臺豪華品牌獵裝車呢?評論區里聊一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