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5 日,凌晨 5 點 03 分?!禔rc Raiders》的測試服本應在 5 小時之前就關閉,但不知為什么,服務器仍在運行。
兩秒后,無數鮮紅色的信號彈突然從地圖周圍升起,將黯淡的天空映成紅色。
老張
和社交媒體上許多自稱 " 出現戒斷反應 " 的玩家一樣,我加上老張的 QQ 好友時,他的簽名欄寫著 " 我已經三天沒玩 Arc 了 ",這條簽名的發送時間是凌晨 5 點 32 分。
"Arc" 指的是由 Embark Studios 開發、剛剛結束第二次技術測試的科幻射擊游戲《Arc Raiders》。他對這款游戲開發團隊的背景如數家珍—— Embark 成立于 2018 年,由 DICE(EA 旗下工作室,代表作 " 戰地 " 系列)的核心成員創立,尤其擅長打造極具沉浸感的射擊游戲。
老張的聲線溫和靦腆,和游戲中反差很大?,F實生活里,他是一名美術生,因此對游戲的關注點總帶著專業視角," 我現在算是 Embark 的忠實粉絲,DICE 時期開始,他們的美術風格和畫面表現力就一直深得我心 "。
這也讓他在 " 戒斷期 " 有一些其他的抒發方式:比如拿起數位板畫畫。
他向我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庫,里面有不少半成品,還有一張未完成的草稿。" 那晚實在太想游戲了,拿起筆就開始畫,一直畫到凌晨,困得實在撐不住就睡著了。第二天起來,完全不記得畫到哪里了。" 畫面中,他筆下的角色正被游戲里的四足機器人 " 堡壘 " 窮追不舍——老張每次在游戲中遇到這個敵人,總是兇多吉少,這似乎成了他的 " 心魔 "。
老張自嘲是 " 賦閑大學生 ",除了上課,生活幾乎找不到別的支點——逛街對他毫無吸引力,能約著一起玩的朋友更是屈指可數。幾個月前,百無聊賴的他心血來潮,在 B 站開了個直播間,想著直播畫畫或者打打游戲,和觀眾閑聊解悶。為了增加直播趣味性,他效仿 B 站的其他主播,戴上虛擬 " 皮套 " 出鏡,形象選的是動畫《MyGO!!!!!》里的豐川祥子——直到今天,老張 QQ 個人簡介的照片墻,滿屏還都是祥子的大頭照。
一開始,老張的直播間總是門可羅雀,一天都飄不過幾條彈幕。直到《黑神話:悟空》發售第二天,他憑借著豐川祥子的形象蹭了些熱度——在 " 三拳打碎大圣夢 " 的虎先鋒面前,虛擬皮套下的他急得抓耳撓腮,操作變形了,連帶著 " 豐川祥子 " 的表情也扭曲起來。
" 那天真的太搞了!" 回憶起來,老張還是難掩興奮," 我都蒙了,你猜最多的時候有多少人一起在看?200 個!現在能有 5 個人就算多了。" 他在那天建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粉絲群,我剛好是第 100 名成員。
現在," 今天播不播?" 已經成了群里的每日一問;群里很熱鬧,幾乎每隔 5 分鐘不看,消息就會竄到 "99+"。只要開播,老張就會開啟 " 寵粉模式 ",在群里揪出幾位幸運觀眾聯機開黑,打卡時下的熱門游戲。一來二去,大家的感情早不止于直播間里的互動——就算哪天沒打算開播,也常有群友喊他上線組隊。與其說是主播與粉絲,老張和群友早就處成了能隨時吆喝著上線開黑的好朋友。
第二次測試
五一假期期間,老張和群友玩得最多的,就是《Arc Raiders》。
《Arc Raiders》在 2021 年游戲大獎(The Game Awards,TGA)上亮相,有著外星機甲的獨特設定與電影級的視覺表現,一度吸引了不少目光。老張告訴我,它本該是 Embark Studios 的首作,但游戲的開發過程只能用陰云密布來形容——立項 4 年僅進行過一次測試,中途還突然宣布將玩法從合作射擊改為 " 搜打撤 " 式的玩家對抗。甚至,比它立項更晚的《最終決戰》(The Finals)都已先一步上線,這讓很多人覺得,這款被調侃為 " 外星機甲版《逃離塔科夫》" 的游戲,恐怕要落得被資本拋棄的下場。
但老張相信那個 2021 年的預告——僅僅幾分鐘的預告 PV,就讓他徹底迷上了《Arc Raiders》的科幻美學。他把那支預告片反復看了好幾遍,機甲的流體金屬質感、槍械的戰術操作演示,每個細節都讓他認定 " 必須親身體驗這款游戲 "。
4 月 30 日,官方宣布開啟《Arc Raiders》第二輪限邀技術測試,為期 5 天。老張在看到消息時就立刻點了預約,但最后并沒有搶到資格。權衡之下,他花 12 元在淘寶租了個測試賬號:" 就當 12 塊錢租 5 天游戲,怎么想都不虧。" 事實證明,這筆錢花得相當明智——當天下午,同一家店的測試賬號就漲到了 50 元。
老張約上幾個群友組成三人小隊,一頭扎進游戲里晝夜奮戰。雖然游戲似乎為了追趕市場熱度,變成了略顯俗氣的 " 搜打撤 " 模式,但這沒有影響老張的熱情。在他看來,核心玩法中 " 人類協作對抗巨型機甲 " 的爽感絲毫未減,融入流行元素反而能吸引更多玩家入坑。老張甚至放出豪言:在他心中,這款游戲足以 " 吊打 "Bungie 同期測試的同類型作品《馬拉松》(Marathon)。
5 天測試期進入倒計時,老張心里突然萌生一個念頭:他太想為這款游戲留下點什么。反正數據清零在即,不如趁有限的時間,用賬號里的資源搞點大動作。
老張可能也確實很適合干這件事——平時,總有人開玩笑說他是 " 冷門道具鉆研者 ",那些從來沒人看一眼的 " 電擊地雷 ",或是商店界面最底層那排無人問津的雜項裝備,他都會逐字研讀道具說明,再在實戰中反復調試。
他想到了游戲中的 " 遙控啟動信號彈 "。這是在某次開局前的配裝界面發現的,它的效果描述非常簡潔:可以將信號彈遙控啟動。在《Arc Raiders》中,玩家角色死亡后," 尸體 " 會自動向天空發射一枚猩紅信號彈,向周圍的玩家作出警告和提醒。信號彈發射到天空中時,會拖曳出一條長長的紅色尾跡,非常漂亮。
接下來的幾局游戲里,老張和隊友一頭扎進關于遙控信號彈的密集實驗中。起初只是在小范圍區域布置信號彈,看看能不能搞一場密集的 " 煙火秀 " 解悶。但很快,他們在調試中意外發現,無論信號彈投放距離多遠、數量多少,只要按下引爆鍵,所有信號彈都會同步發射,更驚人的是,遙控距離沒有限制。
這意味著,只要布置得當、整個地圖的信號彈都能被一鍵激活。一個更瘋狂的計劃在老張腦海中成型:讓整張地圖的天空都被信號彈的血色煙花點燃。
此時是 5 月 4 日傍晚 6 點,距離玩家們了解的測試服關閉時間只剩 6 個小時。
布置煙花
老張覺得,這個計劃和游戲世界觀完美契合。他想起了預告片中的那句臺詞—— " 做出選擇的始終是玩家 "。而他的選擇,就是做些真正 " 有意義 " 的事。他把自己想象成人類陣營里的樂觀派戰士,即便身處機械生物橫行的末日廢土,也想留下一些美好印記。
這場煙火有著三重意義:既能給冷峻的科幻世界添上浪漫一筆;又能在測試結束時,用升空的煙花宣告測試圓滿收官;最特別的是——有位隊友偶然提起,當天是他的生日,老張打算用這場賽博煙花為對方慶生。
因此,在老張看來,這場煙火絕不能成為自娛自樂,必須有人見證,才能傳遞他心中的想法。" 一局游戲差不多有七八個玩家,要是能讓他們看到,他們肯定會覺得很帥。" 為了讓更多人看到,他們必須和時間賽跑,趕在其他玩家撤離前完成布置。這意味著每一步都得爭分奪秒,容不得半點拖延。
然而,這個看似浪漫的決定,卻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為老張和隊友們創造了無數難題。
最開始,他和隊友完全顧不上規劃,直接把賬號里的錢全花光,塞了整整一背包信號彈,連武器、子彈都沒帶,只想著要把這場 " 煙火秀 " 做到極致。兩個人直奔地圖邊緣,每隔幾米就放一枚信號彈。可一圈下來,他們才發現,這么布置至少得花 30 分鐘,等到弄完,地圖上的玩家差不多都撤光了,根本沒人能看到這場廢土上的奇觀。
為了搶時間,老張決定和隊友分頭行動,這樣布置時間能縮短到 15 分鐘。但新問題又來了:要是完成后就直接燃放,他們自己也看不到這場精心準備的煙花。思來想去,他們打算布置之后立刻趕到地圖中央的建筑樓頂——那里有著全地圖最好的視野。
不過,這個計劃處處都是風險。在地圖邊緣還算安全,畢竟那里物資稀缺,玩家之間沖突也少。而最后從邊緣往地圖中央趕的那段路,對抗性強,可能迎面遇到巨型蜘蛛機器人,也可能遇到暗處的狙擊手。
還有幾次,他們碰上了敵方小隊,哪怕拼命發信號求饒,還是被直接擊斃了。老張苦笑著調侃:" 也不知道他們搜刮我們的尸體時,看到滿背包的信號彈會怎么想。"
這場 " 煙火計劃 " 屢屢碰壁,有好幾次,連續幾把失敗后,他們窮得連槍械都無法購買。為了籌集資金,只能暫時按照常規流程搜物資、打敵人、撤離戰場,靠著系統贈送的基礎裝備重新積攢資源。這難免帶了一些挫敗感。不過,老張心態樂觀,他反倒覺得這些挫折讓游戲更有沉浸感,艱難險阻,加上逼真的畫面與音效,每一次嘗試都仿佛充滿了 " 史詩般的悲壯色彩 ",要完成這么有意義的任務,就得像苦行僧一樣歷經磨難。
他對那些擊敗他的玩家也沒什么埋怨——畢竟在這款主打 PvP 的游戲里,人人都在爭奪資源。老張甚至覺得,如果一開始就順風順水、第一把就毫無阻礙地成功,反而會讓計劃變得索然無味。
轉眼到了晚上 12 點——原定的關服時間,到這個時候," 煙火計劃 " 依然沒有成功,三人小隊里有個隊員實在撐不住,提前退出了,團隊士氣一下子跌到谷底。
老張很看得開:" 人家能陪我玩到這么晚,已經夠仗義了。" 他不太清楚游戲為什么還沒有關服——時間在此刻變得失去了效力,也許還有 1 小時?也許只剩半小時?甚至可能下一秒就結束。
老張決定讓自己不留遺憾,他和隊友一起新開了一局游戲,決心做最后的嘗試。
又過去了 5 個小時。他和隊友靠著 " 跑刀 " 戰術——不帶裝備,只專注搜刮物資,用鑰匙打開高價值區域——一下子攢夠了資金,為 " 最后的嘗試 " 攢足了底氣。為保險起見,他們一直等到倒計時最后 2 分鐘,確認地圖上幾乎看不到其他玩家的蹤跡,才匆匆撤離。
新一局游戲開始,他們再次裝滿一背包信號彈,沿著地圖邊緣一路放置。這次出奇順利,沒遇上任何意外。他們再次摸進地圖中心的建筑,兩人屏住呼吸,一路貼著墻根潛行。
" 當時心情非常緊張,什么都聽不到。" 老張說," 緊張到連方向都分不清,完全沒有夸張。我們甚至找不到上樓的路,在走廊里繞了好半天,才終于找到上屋頂的樓梯。"
站在屋頂,勝利近在咫尺。接下來,只需要按下按鈕就可以了,似乎已經沒有什么出錯的可能性。
引燃
現在是 5 點 03 分,他們終于來到了這個地方。老張深吸一口氣,按下鼠標右鍵,觸發布置在地圖邊緣的 157 枚信號彈。
滴答,滴答。2 秒過去,什么都沒有發生。
游戲 UI 顯示,信號已被發出,但遠處的天空毫無變化。
他們忽略了一個問題:即使站在地圖中心的制高點,地圖邊緣的樹木和建筑依然會遮擋視線,信號彈從地上升起的前 2 秒,火光依然被完全遮蔽。
老張只能聽見自己吞咽口水的聲音,以及耳機里隊友模糊的語音。這是他們的第 13 次失敗,很可能也是最后一次——服務器隨時都會關閉,他們可能甚至來不及重開一局。
隨后,信號彈從樹梢,從建筑屋頂陸續升起。" 一開始,我還沒反應過來。" 直到整圈紅色尾焰騰空而起,老張才意識到,他們成功了。
耳機里,隊友激動地喊了聲 " 臥槽 ",可老張卻僵在原地,看著紅色的光帶在天際線勾勒出巨大的圓環。最后一道光消失,整張地圖陷入詭異的寂靜。原本世界各處,此起彼伏的槍聲、爆炸聲全都消失了,足足安靜了 1 分鐘。
老張本以為,這會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歡呼時刻。他們向陌生玩家傳遞了信念,紀念測試結束,還給隊友過了個特別的生日。但真到這一刻,他們反而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不知道是激動過頭,還是累到沒了力氣。" 有一種使命終于結束的感覺,再發生什么都沒有遺憾了。" 老張說。
游戲結束,老張和隊友告別,合上發燙的筆記本,躺回床上。現在是凌晨 5 點,本該關閉的游戲服務器依然運轉著,這份意外的 " 寬限 " 讓他備感幸運。后來他才知道,他們誤算了關服時間——官方說測試持續到 5 月 4 日,可老張沒留意,那指的是太平洋時間。
手機在枕邊震動—— QQ 對話框里,隊友發來一個表情包,上面寫著:" 我永遠也忘不了《Arc Raiders》。" 老張知道,這是他們常看的動畫《Ave Mujica》中的經典臺詞。他忍不住笑了一聲,然后關閉屏幕,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