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專稿:尼日利亞《國家報》網站近日刊發評論文章,指出在特朗普政府發起關稅戰、全球貿易體系遭受劇烈沖擊的背景下,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更應加強與中國的經貿聯系。文章認為,中國以其穩定的政策環境、廣闊的市場空間及持續的改革開放,展現出負責任的大國擔當,為全球經濟注入活力與動能。
文章稱,美國總統特朗普揮舞 " 關稅大棒 ",妄圖進行地緣政治操縱,并由此加劇了全球貿易動蕩和經濟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面臨新的契機,一個重新調整和平衡自身經濟結構的契機。文章批評美國未能通過結構性改革增強經濟競爭力,卻反而寄望于迫使其他國家做出改變。對于非洲各國,尤其是尼日利亞而言,更恰當的選擇是與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中國深化互聯互通,尋求發展戰略與伙伴關系多元化。
文章表示,目前,尼日利亞與中國之間已擁有一套完善的合作機制和流程,為擴大尼中雙邊經貿往來提供了強勁動能。美國以 " 關稅戰 " 為幌子、行破壞地緣政治穩定之實的行徑,反而為尼中雙方開展更富有成效的合作增添了新的動力。正如諺語 "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 所述,此刻非洲和中國,特別是尼日利亞和中國,在提升經貿合作水平方面迎來了新的機遇。中國為尼日利亞農產品和大宗商品進入中國市場放寬優惠準入條件,設立了每兩年舉辦一屆的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旨在更好地推廣非洲農產品和服務。博覽會上交易活躍,已然表明非洲產品在中國市場潛力巨大。
文章強調,中國這一合作伙伴具備穩定、可靠的政策環境,不像美國政府 " 陰晴不定 "、難以預測。通過切實可行的政策工具,中國能夠確保一個穩定可持續的經濟空間,供合作伙伴在此空間內建立一個可靠的互動與協調機制,而不必擔心政策調頭或中斷。中國堅定不移地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推進高質量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積極幫助其他國家實現經濟轉型、提高生產力。對比之下,美國破壞國際貿易體系和全球更廣泛經濟往來的陰謀昭然若揭。事實已經擺在眼前,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所謂 " 劣勢 " 主要緣于其經濟結構性失衡,該問題無法僅憑美國對國際社會的大肆恫嚇就得以解決,而必須通過徹底的國內改革才有可能破解,然而改革極易觸犯美國寡頭的利益。
文章認為,面對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貿易摩擦和全球經濟動蕩,中國不僅會安然度過,還將在這場風暴中變得更加強大。中國展現出維護全球經濟穩定的大國擔當,必將贏得更高信譽。在全體中國人民的團結奮斗下,一個擁有 14 億消費者構成的龐大市場和完整工業價值鏈的中國,已做好抵御各種沖擊的準備,特別是某些出于政治動機的惡意攻擊。中國在過去幾十年間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保持在 30% 左右,今年一季度中國 GDP 同比增長 5.4%,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中國經濟發展根基牢固,很難被一場敷衍的關稅鬧劇撼動。
文章最后預測,過去,許多美國企業在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建立了境外業務,如今正由于特朗普筑起的關稅壁壘而面臨破產,因此,白宮方面很可能不得不恢復理智,采取務實舉措,通過友好方式解決美國宣稱的自身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所謂 " 貿易不平等 " 問題。(宮夢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