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拉 Model Y 長續航版推出 " 首付 7.99 萬,月供 3060 元 " 的五年免息方案,該政策直接為消費者節省 3 萬元利息,而特斯拉單車毛利率仍維持 19.8% 的高位。
作為直營模式的堅定實踐者,特斯拉跳過傳統經銷商體系,直接掌控定價權與用戶數據。這種模式使其能夠快速響應市場變化,通過金融政策調整靈活調節現金流。五年免息方案的推出,本質上是特斯拉將部分技術溢價轉化為用戶可感知的財務收益,通過降低購車門檻刺激銷量增長。數據顯示,政策實施首周,Model Y 訂單量環比增長 40%,顯示出市場對這一策略的積極響應。
通過五年免息方案,特斯拉將用戶鎖定在品牌生態中,為后續的軟件訂閱、充電服務等增值業務創造機會。例如,用戶在使用特斯拉超充網絡時,可通過積分抵扣充電費用,這種閉環生態增強了用戶粘性。同時,特斯拉的金融政策與保險業務形成聯動,用戶選擇指定保險產品可享受更低利率,進一步鞏固了其在汽車后市場的話語權。
傳統車企受制于經銷商體系,難以快速推出類似政策,且其金融服務多依賴第三方機構,成本控制能力較弱。相比之下,特斯拉通過自研的電池技術與生產工藝降低制造成本,為金融讓利提供了空間。例如,其 4680 電池的量產使電芯成本降低 56%,這種技術優勢直接轉化為定價靈活性。這種 " 技術驅動金融 " 的模式,正在重塑汽車行業的競爭規則。
數據顯示,2025 年 7 月第二周,特斯拉銷量同比腰斬至 1.22 萬輛,部分消費者持幣觀望等待更優惠政策。這種 " 政策依賴癥 " 可能削弱特斯拉的市場定價權。過將技術優勢轉化為財務工具,特斯拉不僅刺激了短期銷量,更構建了長期的用戶生態。這種 " 硬件讓利 + 軟件盈利 " 的模式,正在倒逼傳統車企加速金融創新與生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