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1 日,投顧劉廣義在今日市場分析中指出,當前市場不要輕易去猜頂,更不要輕易做差價。大盤的上升趨勢已經確立,此刻的關鍵不再是去計算上漲或下跌的概率,而是去衡量上漲的空間與下跌的空間。他一直強調,本輪拉升是由外資進場推動的,雖然北上資金的實時流向已不可見,但從諸多細節可以推斷,近期北上資金必然在大幅凈流入。
劉廣義分析稱,最近行情的特征是先漲港股,醫藥龍頭、券商龍頭、新能源龍頭無一例外都是先在港股大漲,隨后才傳導至 A 股。不少公司并未在港股同步上市,因此即便業績更優、估值更低,A 股表現依舊落后。更有甚者,部分公司港股價格已較 A 股溢價 20% 以上。須知港股需繳納分紅稅,正常情況下估值應低于 A 股,如今卻出現倒掛,足見外資不僅進場,甚至不惜溢價掃貨。通過港股通買入 A 股涉及匯率問題,不如直接買入港股便捷。
劉廣義曾專門分析過外資,他強調,外資是市場中最聰明的資金,歷史多次證明,外資的進場往往預示一波行情的啟動。當前外資配置比例仍有巨大提升空間,歷史上外資平均配置比例約為 7%,2021 年峰值達到 11%,而 2021 年至今的四年間,外資持續流出,導致當前配置比例僅為 4%。反觀內資,后知后覺,眾多散戶仍處踏空狀態,最新調查顯示,散戶倉位比例甚至低于 4 月 7 日的低點,多數人要么空倉等待二次探底,要么在上漲過程中不斷減倉。
短線來看,劉廣義認為如此巨大的成交量確實可能引發回調,但回調來臨之時,選擇扛過去才是上策,而非還在用熊市思維,企圖高拋低吸做波段。在上漲趨勢中做差價,極易因小失大,過于精明者反而難以獲利,適當讓渡部分利潤給市場,市場終將回饋以更豐厚的回報。
(責任編輯:張巖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