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8 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了一則通知,禁止將 " 頸深淋巴管 / 結—靜脈吻合術(LVA)" 應用于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
在醫療界人士看來,這一喊停并不突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內某知名三甲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處了解到,早在國家衛健委通知正式出臺前,該主任醫師所在醫療機構所在地的監管部門就已叫停開展該手術,理由是缺乏長期、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安全性、有效性數據。
接到通知后,這位醫師所在的醫療機構就立即叫停了原本正在籌備中的 LVA 手術。但在衛健委喊停之前,該手術仍然在大量醫療機構中正常開展。
公開資料顯示,LVA 手術并非一種全新術式。作為一種經典的顯微外科手術,該手術的研發可追溯到 20 世紀后半葉,最初主要用于治療淋巴水腫等淋巴系統疾病。直到杭州求是醫院院長謝慶平將其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才逐步在大范圍醫療機構中推廣實施。
而 LVA 手術的迅速推廣和普及,一方面與中重度阿爾茨海默病缺乏有效治療手段有關,另一方面,則是醫療機構的盈利需求。但前述主任醫師強調,在未經嚴格臨床驗證的前提下,該類手術不能作為常規收費治療項目存在。換言之,對患者收費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的 LVA 手術,此前曾長期在政策監管的空白地帶運行。
來源:國家衛健委網站
國家衛健委叫停 LVA 手術的通知,讓肖蔓(化名)的心頭一緊。
2024 年 10 月,肖蔓帶著自己已確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 6 年的父親在西安接受了 LVA 手術治療。" 手術剛做完之后,我們能感受到他的癥狀確實有改善。比如會主動進食、有吞咽咀嚼動作,跟我們對話的時候也能表現出一定邏輯,能更頻繁地喊出我們的名字。"
對于肖蔓和她的父親而言,這樣的轉變是之前未曾設想過的。此前在服用過美金剛等藥物之后,父親的病情還是從早期的輕度認知障礙不可挽回地滑向了中重度阿爾茨海默病。肖蔓說," 最開始我們可以接受他漸漸記不住事、認不清人,但隨著病情惡化,他逐漸展現出了喪失認知能力、脾氣不可控、自理能力缺失的情況,我們的照護成本也越來越大 "。
因此,在中重度阿爾茨海默病長期缺乏治療手段的背景下,肖蔓在聽說 LVA 手術后,略加了解就帶父親做了該手術。
相較于長期照護阿爾茨海默病病人的成本而言,這項手術的收費相對可控——加上住院等費用,肖蔓前后花了 4 萬余元。看到父親的癥狀在手術后出現了改善,肖蔓認為 " 這錢花得值 "。
但隨著 LVA 手術被國家衛健委叫停,肖蔓心中涌上了些許擔心。是安全系數不夠?還是有別的隱患?據她觀察,目前父親的癥狀沒有進一步改善,也沒有進一步惡化," 只要能保持目前的狀況,我們就很滿意了 "。
實際上,LVA 手術并不是一項新術式。公開資料顯示,該手術最初用于治療淋巴水腫。2018 年起,浙江省人民醫院手外科原主任、杭州求是醫院院長謝慶平將其用于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
但直到近兩年,這一手術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才被大范圍推廣和應用,也走入了眾多患者及家屬的視野。
據媒體報道,在被喊停之前,已經有超百家醫院以常規收費手術的形式開展 LVA 手術。有的醫院已開展數百臺,全國總開展例數已達四位數(超千例)。開展該手術的多為地市級醫院,一些縣級醫院和私人醫院也在開展,有醫院甚至將其拓展到治療帕金森病。在大量醫療機構的官網或公開信息中,都可以看到關于該手術的宣傳。
從培訓市場也能一窺該手術的火熱。2024 年 12 月,鄭州市中心醫院舉辦 " 第一屆 LVA 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培訓班 ",招募對象為顯微外科、手外科、燒傷整形外科、血管外科等相關科室的醫師,收費為 5000 元 / 人,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 300 余人參會。同月,杭州華宮醫院主辦淋巴顯微外科技能工作坊暨 LVA 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與淋巴水腫手術演示精講專題培訓班,招募具有顯微外科基礎的學員,培訓費用為 2000 元 / 人。
事實上,LVA 手術的火熱,與中重度阿爾茨海默病的沉重疾病負擔及空白治療手段密切相關。
國內某知名三甲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謝敬(化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著新藥的出現,早期阿爾茨海默病已經實現了藥物干預。謝敬提到的新藥,主要是指目前已經獲得中美兩國監管部門批準的侖卡奈單抗、多奈單抗。
其中,侖卡奈單抗的作用機制在于更早期地阻止 Aβ(β- 淀粉樣蛋白)聚集形成斑塊;而多奈單抗的主要機制則在于清除已形成的淀粉樣斑塊,且在清除后可停止治療。
謝敬認為,前述兩款單抗的出現,意味著早期阿爾茨海默病進入了疾病修飾治療的新階段,極大改善了此前只有對癥治療藥物的局面。
此外,近年來醫療界亦在探索經顱磁刺激、經顱交流電刺激等手段在早期阿爾茨海默病治療中的應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阿爾茨海默病的疾病進程呈現隱匿性和漸進式特點,作為確診手段的脊椎穿刺、PET-CT(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的接受及普及程度仍較有限,當病人確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時,往往已經錯過早期藥物干預的關鍵 " 窗口期 "。
而一旦阿爾茨海默病進入中晚期," 可以說沒有明確有效的治療手段。" 謝敬說:" 目前來說,一旦進入中晚期,臨床中一般只能使用一些對癥藥物、精神類藥物,結合行為干預及家庭、社會照護進行支持治療。但有效性有限,疾病負擔沉重。"
一項研究顯示,中度、重度阿爾茨海默病的醫療成本是輕度阿爾茨海默病的 1.3 倍、2.1 倍。因此,在醫療機構開展 LVA 手術的消息傳開后,包括肖蔓在內的一些患者家屬便迫不及待地了解和嘗試了這一治療手段。
" 我們當時問了一圈,做手術的費用從幾萬到近十萬元不等。我們算了一筆賬,如果在家里請保姆、護工,或者把家人送到養老院,是一筆長期投入不說,還面臨找不到人、養老院不收、擔心老人得不到好的照顧等等問題。這樣一算下來,做手術幾乎是必然的選擇。" 肖蔓告訴記者。
對患者及家屬而言,LVA 手術提供了一個希望。而對于醫療機構而言,一項收費可觀、受眾廣闊的新術式也帶來了創收的可能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檢索發現,LVA 手術的費用從數萬元到 20 余萬元不等。其中,大部分醫院收取的費用從一兩萬元到五萬元不等,但最貴的收費卻可以高達 21 萬元——這一收費標準即首創者謝慶平所在的杭州求是醫院一臺 LVA 手術和住院的整體費用,且只有術后康復等產生的少許費用可以通過醫保報銷。
據《中 · 國 · 新 · 聞 · 周 · 刊》報道,杭州求是醫院工作人員解釋收費昂貴時說:" 手術是謝慶平院長親自主刀,如果大家都來找他主刀,他就忙不過來,所以醫院只能設個門檻 "。
近年來,醫院的盈利難問題被擺上臺面。回顧 2022 年 7 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的《2020 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情況的通報》明確指出,2020 年,全國 753 家三級公立醫院醫療盈余為負,占比 43.5%,較 2019 年增加 25.89 個百分點;全國三級公立醫院醫療盈余率為 -0.6%,醫院資產負債率為 44.09%。
2018 — 2020 年,全國三級公立醫院醫療盈余為負的占比分別為 22.65%、17.61% 和 43.5%。可以看到,虧損的三級公立醫院比例在 2020 年大幅上升。三甲醫院尚且如此,更低級別醫療機構的狀況可想而知。
加之,手術收費中相當一部分屬于醫療服務收費,符合近年來對醫療機構優化收支結構、提升醫療服務收入占比(不含藥品、耗材、檢查檢驗收入)的考核導向。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醫療機構如此大力推廣 LVA 手術。
但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在此次國家衛健委對 LVA 手術喊停之前,多地已經收到了 " 不得開展這一手術 " 的要求。
謝敬說,自己所在醫療機構原本在今年 3 月籌備開展該手術治療,但不久后就接到了禁止開展的通知,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 之所以被叫停,主要還是因為 LVA 手術目前還缺乏足夠的臨床數據、證據來證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對于任何新藥和新治療手段而言,都需要經過動物實驗和大規模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積累足夠多且具有統計學意義的數據,印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后再成為常規的收費治療項目。在此之前,該治療方式只能作為臨床試驗在醫療機構開展,理論上也不得對患者收取任何費用。" 謝敬解釋道。
記者檢索發現,在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只有 12 項已完成注冊的 LVA 手術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試驗。注冊醫院包括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鄭州市中心醫院、東莞市茶山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等。
顯然,有大量醫療機構在臨床實踐中將 LVA 手術作為常規診療項目進行收費治療,這是明顯的違規。據《中 · 國 · 新 · 聞 · 周 · 刊》報道,濟南市章丘區中醫醫院一名手足四科主任醫師提到,最初醫院開展過臨床試驗性質的免費 LVA 手術,完成五六臺手術后,就采用了常規收費形式。
而謝慶平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其所在醫院開展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 LVA 手術屬于 " 新技術的臨床應用 "。這一應用屬于 " 創新性治療(英文縮寫為 IT)" 的范圍,而創新性治療可以視具體情況適度收費。但當前,國內對于 " 創新性治療 " 的規范管理尚未完善,缺乏專門針對性的倫理指南,也沒有清晰的注冊程序。
" 我國的醫療機構擁有對新手術的管理權限,如果醫院以‘新技術的臨床應用’為名義推動一項新手術的開展實施,可以不經由倫理委員會而由內部技術管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審查標準和門檻相應低得多。" 謝敬表示," 但‘新技術的臨床應用’開展一段時間、積累個別病例后,就應按照規范盡快開展臨床試驗 "。
顯然,衛健委的此次叫停 LVA 手術,已經看到該手術的開展亂象。也因此對于 LVA 手術開展臨床研究設置了嚴格的前提條件——要在 " 具備充分相關臨床前研究證據后 ",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 " 指導有條件的醫療機構 " 進行,并且要 " 加強臨床研究設計 ",經過 " 倫理委員會充分論證 "," 科學、規范 " 開展。
公開信息顯示,今年 2 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聯合杭州求是醫院發起了 " 頸深淋巴靜脈吻合術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多中心、前瞻性、開放標簽、終點盲法、隨機對照試驗(CLEAN-AD)"。
顯然,LVA 手術的長期療效和適用范圍仍需進一步驗證,未來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和病例積累,以明確手術的最佳適應癥、優化手術流程,并進一步降低手術風險。
7 月 10 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患者家屬身份撥打了杭州求是醫院電話。該醫院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因為國家監管收緊,目前 LVA 手術暫時無法開展。但該工作人員強調," 謝院長做的手術無論是安全性還是效果都有目共睹,但可能很多別的醫療機構來跟他學習之后回去開展了一些手術,出現了一些效果不好的問題。總之現在監管部門要求暫時停一停,我們也不能‘頂風’開展 "。
該工作人員建議記者添加其微信,先發送患者資料," 看看后面是放開了再做手術,還是我們通過其他方式去解決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記者|陳星
編輯|金冥羽 魏文藝 蓋源源
校對 | 陳柯名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