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日益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關鍵驅動力的當下,新加坡正不斷加快在該領域的投入。然而,一份最新調研顯示,AI 項目雖頻頻在該地區落地,真正實現組織層面深度整合和成果轉化的企業卻仍屬少數。
這是 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近日發布的一份全球 CEO 調研報告所揭示的主要結論。該報告覆蓋全球 2000 位 CEO,其中包括 210 位來自東南亞及新加坡的企業高管。
調研稱,大多數 CEO 預計未來兩年企業在 AI 領域的投資增速將翻倍以上,顯示出對技術前景的高度認可。然而,僅有 23% 的新加坡 CEO 表示,其 AI 項目已達到預期的回報水平,投入與成效之間仍存在顯著落差。
根據調研,雖然超過一半(52%)的新加坡企業已在部署 AI 智能體(AI agents),并計劃進一步擴展應用范圍,但目前真正實現企業級規模化部署的比例僅為 14%。
IBM 副董事長 Gary Cohn 認為,AI 的廣泛采用有望帶來效率提升和業務增長,但要真正獲得回報,企業需要具備在不確定環境下主動作為的勇氣。他指出,如果企業領導者無法有效運用 AI 及自身數據資源進行判斷和決策,這實際上是在放棄競爭優勢。
IBM 咨詢東南亞區管理合伙人 Abraham Thomas 則進一步指出,東南亞企業在推動 AI 落地過程中,既要回應短期 ROI 的壓力,又需在數據能力和人才儲備上作出長期投入。這一平衡在區域內尤其復雜,因各國數字基礎、數據監管政策和技術標準存在較大差異。在他看來,伴隨著國家戰略的推動,新加坡已具備良好的政策基礎,但企業也應加快構建可適應變化的數據架構,并注重高質量技術人才的引入與培養。
報告還反映出企業在 AI 戰略推進過程中所面臨的結構性難題。例如,80% 的新加坡 CEO 在 AI 投資時優先考慮 ROI,這一比例顯著高于全球平均的 65%。但與此同時,超過半數(52%)的受訪者認為,近年來的技術投資節奏過快,導致企業內部系統碎片化、協作受限。58% 的 CEO 強調,缺乏統一的數據架構已成為跨部門合作的主要障礙。
面對不確定性帶來的資金調度挑戰,62% 的新加坡 CEO 表示需要更大的預算靈活性,以便在必要時快速響應技術趨勢并布局長期創新。同時,58% 的受訪者認為,企業在應對突發變化時難以在日常運營與創新投入之間取得有效平衡。
在人力資源方面,75% 的新加坡 CEO 指出,企業的成功依賴于一支具備戰略思維和決策能力的領導團隊;72% 的 CEO 認為,能否在關鍵崗位配備合適人才,并形成有效激勵機制,是實現差異化競爭的核心。
隨著 AI 的不斷演進,人才結構也正在發生變化。約三分之一的 CEO 預計未來三年內需對現有員工進行技能再培訓或轉型,67% 的企業計劃通過自動化手段彌補技能缺口,另有 48% 的企業正在招聘一些一年之前尚未出現的 AI 相關崗位。
總體來看,盡管新加坡在 AI 戰略上的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均處于前列,但從 " 愿景 " 走向 " 成效 ",企業仍需系統性解決技術碎片化、數據整合難度、人才儲備不足等關鍵問題。如何在短期效益與長期能力建設之間實現平衡,將成為企業 AI 轉型能否真正落地的決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