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7 月 1 日訊(記者 陳俊清) 近日,芯邁半導體技術(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 芯邁半導體 ")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華泰國際為獨家保薦人。
據其招股書披露,芯邁半導體是一家功率半導體公司,通過自有工藝技術提供電源管理解決方案。在電源管理 IC 領域,該公司專注于移動和顯示應用中的定制化電源管理 IC ( PMIC ) ,為智能手機行業、顯示面板行業及汽車行業的全球領先客戶提供一站式電源管理解決方案。
從市場地位來看,按 2024 年的收入計算,芯邁半導體在全球消費電子 PMIC 市場排名第 11 位;在全球智能手機 PMIC 市場排名第 3 位;在全球顯示 PMIC 市場排名第 5 位;在全球 OLED 顯示 PMIC 市場排名第 2 位;按過去十年的總出貨量計算,該公司在全球 OLED 顯示 PMIC 市場排名第 1 位。
虧損持續擴大、客戶集中度高
盡管芯邁半導體占據一定市場份額,但其在業績方面持續承壓。近年來,該公司營收規模持續縮小,虧損幅度持續擴大。
招股書顯示,2022 年至 2024 年各期期末,芯邁半導體營收持續下滑,分別為 16.88 億元、16.40 億元和 15.74 億元;分別虧損 1.72 億元、5.06 億元和 6.97 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超過 13 億元;毛利率也呈下降趨勢,分別為 37.4%、33.4% 和 29.4%。
芯邁半導體在招股書中表示,營收下降主要由于電源管理 IC 產品收入減少所致。對于毛利率的下降,該公司表示,其電源管理 IC 產品收入受海外客戶需求減少的影響。為抵銷該影響,該公司拓展了利潤率較低的中國市場,導致整體利潤率下降。
除持續擴大的虧損外,客戶和供應鏈的高度集中是芯邁半導體面臨的另一大挑戰。
招股書顯示,2022 年至 2024 年各期期末,該公司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相應年度總收入的 87.8%、84.6% 及 77.6%。其中,來自最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相應年度總收入的 66.7%、65.7% 及 61.4%。
除此之外,芯邁半導體的主要供應商包括晶圓代工廠、光掩模制造商以及半導體封裝測試服務提供商,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占比長期維持在 60% 以上。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在于長期虧損狀態下,芯邁半導體仍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該公司在 2022 年至 2024 年的研發支出分別為 2.46 億元、3.36 億元和 4.06 億元,占各年度收入比例分別約為 14.6%、20.5% 和 25.8%。
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4 年底,芯邁半導體獲得 150 項全球專利,涵蓋功率器件及 PMIC 多個關鍵領域。擁有由 335 名專業人員組建的研發團隊。
在研發投入與虧損持幅度續加大的背景下,芯邁半導體現金流狀況也不容樂觀。招股書顯示,該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從 2022 年的 22.56 億元降至 2024 年的 15.38 億元,三年間累計減少超 7 億元。
寧德時代、小米入股
股權結構方面,任遠程為芯邁半導體實際控制人并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職務。機構股東方面,瓦森納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杭州海邦啟悅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珠海巍恒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杭州芯盛微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為芯邁半導體持股 5% 以上的股東。
據介紹,任遠程于 2014 年獲杭州高新區(濱江)人才辦評為省級領軍人物,在半導體行業擁有逾 20 年的技術及管理經驗。其分別于 1997 年 6 月及 2000 年 3 月取得浙江大學工程學士學位及碩士學位,后于 2005 年 5 月取得弗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電氣工程哲學博士學位。
任遠程自 2020 年 6 月成立以來一直擔任該公司董事、董事會主席兼總經理。其于 2025 年 6 月被調任為執行董事。
2006 年至 2013 年,任遠程擔任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Inc. 旗下一家中國附屬公司的總監理,隨后加入 JoulWatt Technology Co., Ltd. 擔任副總經理,并于 2020 年 5 月離職。
工商信息顯示,芯邁半導體持股 5% 以下的股東中,還包括北京君聯晟源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知名產業資本。
融資歷程方面,工商信息顯示,芯邁半導體共經歷過三輪融資。
具體來看,該公司于 2020 年 10 月 9 日完成 A 輪融資,股東新增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紅杉資本中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知名產業資本,投資機構共達 35 家,注冊資本由原來的 1250 萬人民幣增至約 1895 萬人民幣。
2022 年 5 月,該公司完成 B 輪融資。在該輪融資中,其投資機構數量依舊眾多,高達 26 家,包括廣汽資本、浙江金控、晨道資本等。
芯邁半導體最近的一起融資發生在 2023 年 05 月 30 日,投資方包括珠海巍恒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宜賓晨道新能源產業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杭州富陽項恒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宜賓綠能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青島精確芯陽科技中心(有限合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