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市分析】
今日市場震蕩分化,三大指數漲跌不一,量能雖再度小幅萎縮,但仍有 1.47 萬億。截至目前而言,市場整體尚未出現明顯的轉弱信號,后續仍維持著沿 5 日線震蕩向上的結構。不過板塊間的快速輪動仍在延續,此前陷入調整的銀行與創新藥方向今日再度走強,而此前的幾大熱點數字貨幣(穩定幣)、固態電池、軍工均不同程度遭遇調整。在存量博弈下,市場仍以結構性行情為主,后續仍可跟隨題材輪動節奏,尋找低吸套利之空間。
【明日主題前瞻】
【今日導讀】
> 核聚變行業會議將召開,機構稱核聚變商業化進程有望加快
> 蘋果或將從 2027 年開始發布多款 Apple Vision 系列和智能眼鏡產品
>AI 需求爆發拉動該產業鏈量價齊升,機構指出目前多家公司訂單強勁
> 金融服務新型工業化增量政策醞釀出臺
> 上交所單日受理摩爾線程等 5 家企業 IPO 申請
> 江波龍:預計 eSSD 價格三季度將出現 5%-10% 上漲
> 汽車 + 低空 + 人形機器人,這類產品在多領域將逐漸實現應用
【主題詳情】
核聚變行業會議將召開,機構稱核聚變商業化進程有望加快
2025 中國國際核聚變與核能源產業大會將于 7 月 16-17 日召開,展會展示核能源與核聚變相關內容、核電站相關展示、核燃料循環和核安全設備等。
申萬宏源表示,隨著技術的持續突破、政策不斷落地以及國內招投標加速,核聚變技術的工程化與商業化進程有望加快,堅定看好可控核聚變全產業鏈投資機會。1)長期來看,核聚變被譽為 " 終極能源 ",具備能量密度高、清潔環保、原材料易得等優勢,能有效解決傳統能源的諸多問題,是未來能源的必然選擇。2)中期來看,2025-2030 年全球進入實驗堆建設高峰期,我國在超導材料等產業鏈關鍵環節技術突破顯著,國產化進程不斷加速;3)短期來看,行業政策信號明確,國內招投標不斷落地。中信證券研報認為,核聚變當前正處于投資加速的過程中,中美均大力發展,核聚變將迎來新一輪加速發展期。
上市公司中,利柏特承接的核電氣體分離裝置用于核電制氦,是熱核聚變實驗堆輔助裝備之一。航天晨光瞄準核聚變能源戰略方向,與國內核聚變行業的科研院所深度綁定,形成技術創新能力與工程實施能力深度整合的協作模式,并承制了目前國內最大的核聚變試驗裝置 BEST 關鍵部件杜瓦系統,突破了超大型裝置高精度裝配制造的關鍵工藝瓶頸,填補核聚變國際空白和中國核電(裂變領域)的國內空白,力爭形成核聚變高端裝備技術制造體系。精達股份參股的上海超導在上海證監會申請的上市輔導工作已完成。
蘋果或將從 2027 年開始發布多款 Apple Vision 系列和智能眼鏡產品
據媒體報道,知名分析師郭明錤發布 Apple Vision 系列和智能眼鏡預期路線圖(2025-2028),其預計蘋果不會在 2026 年推出任何新頭戴設備,并計劃從 2027 年開始發布多款產品。蘋果將頭戴式設備視為消費電子產品的下一個主要趨勢。在蘋果的頭戴式產品中,首先大量出貨的產品有望是類似雷朋的智能眼鏡,預計 2027 年的出貨量將達 300 萬至 500 萬臺或更多。
根據維深預測,隨著更多品牌廠商的加入,以及 AI 智能眼鏡產品落地,預計 2025 年,全球 AI 智能眼鏡銷量達到 550 萬臺,同比增長 135%。方正證券表示,AI 智能眼鏡作為 AI 應用落地的最佳載體,驅動智能穿戴設備迭代升級。AI 智能眼鏡既彌補了 XR 設備在佩戴舒適性上的不足,又開創了更契合現代生活方式的交互模式。AI 眼鏡市場正由初探期向高速發展期邁進。
公司方面,智立方作為蘋果公司光學識別、光學感應測試設備領域的核心供應商,深度參與蘋果公司各類新產品光學功能測試領域的設備研發。公司有 AR 眼鏡測試設備等產品。清越科技的硅基 OLED 產品圍繞 AR/VR、FPV 眼鏡和紅外瞄準測距等行業進行布局和拓展,與各行業的頭部客戶保持著密切的交流與合作,2024 年度,公司的 0.71 英寸、0.6 英寸和 0.39 英寸硅基 OLED 產品在多個不同應用領域實現了批量出貨。
AI 需求爆發拉動該產業鏈量價齊升,機構指出目前多家公司訂單強勁
機構指出,英偉達 GB200/300 積極拉貨,2025、2026 年 ASIC 迎來爆發式增長,目前多家 AI-PCB 公司訂單強勁,滿產滿銷,正在大力擴產,二、三季度業績高增長有望持續,
AI 需求爆發,拉動 PCB 產業鏈量價齊升。興業證券指出,海外擴產周期拉長,高階 PCB 供需缺口有望拉大。根據測算,2025-2027 年算力 PCB 需求規模分別達到 525、864 和 1192 億元,增速分別為 81%、65% 和 38%,其中 ASIC 服務器 PCB 需求增長最快,2027 年有望達到 600 億元,貢獻一半以上的規模。根據擴產規劃,2025 年開始產能趨緊,2026-2027 年供需缺口將擴大,缺口比例分別為 10% 和 16%,因此算力 PCB 行業有望維持數年的高景氣度。
上市公司中,崇達技術在 AI 服務 PCB 領域的主要客戶包括新華三(H3C)、云尖、寶德、浪潮、國鑫、同泰怡等。這些客戶的 PCB 產品主要應用于超級計算機、服務器主板、存儲設備、GPU 等產品。鵬鼎控股為全球范圍內少數同時具備各類 PCB 產品研發、設計、制造、銷售與服務的專業大型廠商,擁有優質多樣的 PCB 產品線,主要產品范圍涵蓋 FPC、SMA、SLP、HDI、Mini LED、RPCB、Rigid Flex 等多類產品,并廣泛應用于通訊電子產品、消費電子及計算機類產品以及汽車和 AI 服務器、光模塊、高速計算機等產品。銅冠銅箔產品按應用領域分類包括 PCB 銅箔和鋰電池銅箔,公司開發的高頻高速銅箔具有極低的表面輪廓度,傳送信號損失低,阻抗小等優良介電特性,能應用于 5G 通訊設備、高算力 AI 服務器、數據中心、交換機等網絡設備和網絡連接器。
金融服務新型工業化增量政策醞釀出臺
據媒體報道,記者日前獲悉,進一步深化金融服務新型工業化的相關政策有望研究出臺。推進新型工業化,事關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服務新型工業化,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內容。去年 4 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已聯合發布《關于深化制造業金融服務助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通知》。增量政策預計將引導更多金融資源用于促進科技創新等領域。
隨著政策持續發力,國內工業企業信息化 / 數字化 / 智能化建設有望加速,或將帶來工業軟硬件產業發展機遇。申萬宏源認為,新型工業化是新質生產力的落地方向,關注工業軟件方向。新質生產力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演進方向,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特別是工業互聯網、工業軟件等非實體形態生產工具的廣泛應用,極大豐富了生產工具的表現形態,促進制造流程走向智能化、制造范式從規模生產轉向規模定制。
公司方面,威士頓長期專注于智能制造,形成了以信息化管理與設備自動控制深度融合、多方面數據采集應用為特色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公司已投入研發工業領域的 AI 智能體應用,正在形成以工業 AI 智能體與大模型聯合驅動的工業信息化數字應用形態,并嘗試多模協同的 AI 應用新模式。利元亨主要從事高端智能制造裝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為新能源(動力鋰電、3C 鋰電、固態電池、儲能、鈣鈦礦、氫能)、智慧物流、ICT、AI 算力、汽車部品等行業的頭部企業提供數智整廠解決方案。
上交所單日受理摩爾線程等 5 家企業 IPO 申請
6 月 30 日,上交所官網顯示,摩爾線程、有研復材、沐曦股份、沁恒微、易加增材等 5 家企業 IPO 申請獲得受理。5 家企業中,摩爾線程、沐曦股份擬首發募資額較高,分別擬募資 80 億元、39.04 億元。摩爾線程成立于 2020 年 6 月 11 日,以自主研發的全功能 GPU 為核心,已成功推出四代 GPU 架構 ( 蘇堤、春曉、曲院、平湖 ) ,產品覆蓋 AI 智算、云計算、高性能計算、圖形渲染、計算虛擬化、智能媒體、個人娛樂與生產力工具等領域。沐曦股份專注于 GPU 芯片設計,產品覆蓋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等多個領域,客戶群體廣泛。
自去年以來,包括摩爾線程在內的國產 GPU" 四小龍 " ( 摩爾線程、壁仞科技、燧原科技、沐曦 ) 先后開啟了 IPO 之路。頭豹研究院趙歆禹指出,AI 大模型、智能汽車是目前 GPU 的新興應用領域。AI 大模型的迭代升級需要大量 GPU 芯片進行推理訓練。智能汽車對圖像處理要求很高,對高端 GPU 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其預計 2024-28 年中央處理器 GPU 行業市場規模由 6451.15 億元增長至 31556.67 億元,期間年復合增長率 48.72%。
上市公司中,杰創智能子公司廣州常青云科技有限公司與摩爾線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雙方將依托各自優勢,共同為國產 AI 算力新生態建設賦能。平治信息控股子公司天昕電子產品主要包括國產化通用國產服務器,大容量存儲國產服務器等,目前天昕電子產品已與國產芯片適配,包括昇騰的 GPU。
江波龍:預計 eSSD 價格三季度將出現 5%-10% 上漲
江波龍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隨著各大存儲晶圓原廠陸續宣布新一輪的減產或控產計劃,2025 年第一季度后半期存儲產品的市場價格及各方心理預期均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揚。結合閃存市場等獨立第三方報告,受服務器 OEM 客戶備庫存需求,以及存儲晶圓原廠的價格策略影響,預計 eSSD 在三季度也將出現 5% — 10% 的上漲。
目前,持續三個季度的下游客戶消化庫存進程基本結束,下游需求出現實質性增長。結合相關獨立第三方的市場信息來看,半導體存儲市場自 2025 年 3 月底開始逐步回暖。天風證券半導體團隊認為,今年第三、第四季度存儲大板塊漲價態勢或持續,并且 AI 服務器、PC、手機等帶動存儲容量快速升級,疊加 HBM、eSSD、RDIMM 等高價值量產品滲透率持續提升,有望進一步拉高板塊收入體量。
上市公司中,大為股份產品線覆蓋 DDR4、LPDDR4X 等 DRAM 系列,滿足數據中心、車規級等多元化需求,并通過瑞芯微、晶晨半導體等 SoC 平臺認證,支持 AI 手機、AIPC、AI 服務器等應用需求,強化在 AI 等高端領域的市場競爭力。太龍股份子公司博思達科技有存儲芯片解決方案,產品涵蓋存儲卡 |MicroSD/SDSDA 授權、固態硬盤 |SSD、嵌入式存儲 |eMMC、內存產品 |DRAM/DRAMModule/LPDDR 等。
汽車 + 低空 + 人形機器人,這類產品在多領域將逐漸實現應用
據媒體報道,近日北京純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發布公司第一代全固態電池產品解決方案。純鋰新能源 CEO 楊帆表示:" 經過多年潛心研發與工程攻堅,我們已跨越全固態電池產業化的三座大山,可控成本、可規模量產、可商業應用?;诖耍冧嚾虘B電池產品將率先應用于電動自行車換電和儲能等場景,實現該技術在全球商業化應用中零的突破。"
國泰海通證券指出,固態電池具備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夠滿足車端、低空、人形機器人等領域的特殊需求。當前半固態電池已實現裝車,產業化進程早于全固態電池。人形機器人、低空等成本敏感度相對較低的領域,固態電池應用早于車端。隨著固態電池整體性能的提升以及產業化進程的加速,固態電池在多領域將逐漸實現應用,長期看好固態電池發展。綜合多家車企、電池廠發布的固態電池量產計劃,預計 2027 年全固態電池或迎來產業化元年,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加速。
上市公司中,先導智能固態電池設備已進入歐美日韓及國內頭部電池企業供應鏈,與多家行業領軍企業達成深度合作。其干法電極、電解質膜、高速疊片及等靜壓等關鍵設備,均有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成功交付的案例。普利特布局固態電池研究,構建了 " 混合固液 - 準固態 - 全固態 " 三級研發體系,進行固態電解質在新產品中應用的嘗試,展開對外技術合作、聯合開發。目前半固態電池已處于量產階段。光華科技固態電池材料產品與下游客戶處于產品送樣檢測及優化階段,可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