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新能源乘用車型的市場表現呈現出 " 兩極分化 " 的特征:部分車型憑借精準定位與技術迭代持續領跑,部分車型則面臨激烈競爭壓力。比亞迪海鷗以突破 6 萬輛的絕對優勢領先市場,五菱宏光 MiNi EV、小米 SU7、比亞迪 秦 L 等車型憑差異化賣點實現超 200% 的爆發式增長,而部分經典車型出現同比下滑,折射出市場需求的快速變遷與競爭白熱化。
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 "2025 年 5 月乘用車銷量 - 新能源車型榜單 ",具體數據如下:
NO.1 比亞迪 海鷗,5 月銷量 60,131 輛,同比增加 70.0%。
NO.2 比亞迪 宋 Plus,5 月銷量 40,565 輛,同比減少 9.7%。
NO.3 特斯拉 Model Y,5 月銷量 39,527 輛,同比減少 12.9%。
NO.4 銀河星愿,5 月銷量 38,962 輛。
NO.5 五菱宏光 MINI EV,5 月銷量 28,732 輛,同比增加 228.4%。
NO.6 小米 SU7,5 月銷量 28,013 輛,同比增加 239.9%。
NO.7 比亞迪 秦 L,5 月銷量 25,343 輛,同比增加 406.9%。
NO.8 特斯拉 Model 3,5 月銷量 22,135 輛,同比減少 18.7%。
NO.9 比亞迪 宋 Pro,5 月銷量 21,938 輛,同比減少 33.6%。
NO.10 比亞迪 秦 Plus,5 月銷量 21,052 輛,同比減少 59.2%。
比亞迪海鷗(NO.1,60,131 輛,+70.0%)作為 10 萬元以下小型電動車標桿,其核心優勢在于 " 高性價比 + 長續航低能耗 ",精準匹配城市通勤剛需,疊加比亞迪渠道下沉策略,持續吸納新用戶。比亞迪宋 Plus(NO.2,40,565 輛,-9.7%)定位 15 萬元級插混 SUV,主打 " 空間實用性 +DM-i 技術 ",特斯拉 Model Y(NO.3,39,527 輛,-12.9%)的 " 智能駕駛 + 品牌溢價 " 標簽仍具號召力,但越來越受到自主品牌車型的沖擊。
另外,五菱宏光 MINI EV、小米 SU7、比亞迪秦 L 是三款強增長的車型。五菱宏光 MINI EV 以 " 極致小微化 +3 萬元級定價 " 的賣點重構下沉市場格局。其中 2025 款升級 200km 續航,成為下沉市場首選,拉動銷量增長。小米 SU7(NO.6,28,013 輛,+239.9%)憑借 " 生態互聯 + 性能越級 " 破局中高端,比亞迪秦 L 以 " 第五代 DM-i 混動 + 虧電油耗 2.9L" 引爆市場。
這一時期,燃油車市場呈現出穩健的發展態勢。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 "2025 年 5 月乘用車銷量 - 燃油車型榜單 ",具體數據如下:
NO.1 日產軒逸,5 月銷量 29,735 輛,同比增加 5.9%。
NO.2 吉利星越 L,5 月銷量 23,874 輛,同比增加 35.6%。
NO.3 奇瑞瑞虎 8,5 月銷量 20,169 輛,同比減少 6.5%。
NO.4 奇瑞瑞虎 7,5 月銷量 20,012 輛,同比減少 15.8%。
NO.5 吉利繽越,5 月銷量 18,762 輛,同比增加 14.1%。
NO.6 豐田 RAV4,5 月銷量 18,665 輛,同比增加 64.8%。
NO.7 奇瑞瑞虎 5X,5 月銷量 17,333 輛,同比增加 40.4%。
NO.8 大眾途觀 L,5 月銷量 15,963 輛,同比增加 16.2%。
NO.9 大眾速騰,5 月銷量 15,705 輛,同比增加 25.4%。
NO.10 長安逸動,5 月銷量 15,378 輛,同比減少 1.0%。
日產軒逸(NO.1,29,735 輛,+5.9%)主打 " 燃油經濟性與舒適駕乘 ",低油耗與寬敞座椅設計精準吸引家庭用戶。吉利星越 L(NO.2,23,874 輛,+35.6%)面向年輕家庭,推出 " 大空間 + 智能配置 " 的賣點,具備較高性價比。奇瑞瑞虎 8(NO.3,20,169 輛,-6.5%)憑借 " 實用 SUV+ 低維護成本 " 的特點,依舊穩定在頭部梯隊。
此外,豐田 RAV4(NO.6,18,665 輛,+64.8%)憑借 " 可靠品質 + 強悍四驅 + 智能雙擎 " 標簽,拉動了高增長。奇瑞瑞虎 5X(NO.7,17,333 輛,+40.4%)主打 " 入門級性價比 + 年輕化設計 ",吸引首購群體。吉利繽越(NO.5,18,762 輛,+14.1%)定位 " 運動 SUV+ 低門檻 ",在高性價比區間搶占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