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1 年起,國家對低空經濟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為其發展鋪就道路。2024 年兩會明確提出大力發展低空經濟,將其發展提升到新的戰略高度,各地紛紛響應,積極開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全國已有三個省份全境開放,十三個試點地區大力探索應用場景。
被提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后,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快速增長。2024 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突破 5800 億元,實現了兩位數的增幅。
中國民航局預測,2025 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 1.5 萬億元,2035 年有望增長至 3.5 萬億元。
隨著政策推動、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逐步釋放,低空經濟已在物流配送、農藥噴灑、觀光旅游、應急救援等多個領域嶄露頭角。
不過,面向未來,低空企業面向仍然有大片空白。以低空觀光領域為例,盡管目前已有億航、小鵬、零重力等 eVTOL 整機企業關注,但目前全國僅 0.1% 的 A 級景區布局了低空觀光。
蜜蜂低空創始人趙敏認為,實現低空經濟在日常生活中的規模化,目前受限的并不是技術因素,而是商業化的運營場景和應用成本。
一方面,大部分低空行業企業集中在上游的零部件、復合材料和整機研發環節。另一方面,通航機場數量較少且地區分布不均衡的問題較為突出,截至 2023 年底,全國在冊管理的通用機場數量僅有 449 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低空飛行器的起降和運營范圍,實際使用場景受限。
在趙敏看來,旅游觀光、支線物流、電網巡檢、應急救援等等相對隔離的場景,會是實現低空經濟爆發性增長的突破點。先讓飛機飛起來,才會有更多的驗證和數據。
基于以上判斷,蜜蜂低空以高頻剛需低空觀光應用場景切入,落位最多受眾、最少監管、最核心應用場景 5A/4A 景區,并依據景區淡旺季進行轉場運營,讓飛機可以飛起來的同時,實現商業化閉環。
趙敏解釋,之所以選文旅項目作為落地場景有三點主要原因:第一,文旅景區有現成的流量。第二,景區是相對隔離的場景,監管也相對比較簡單。第三,文旅低空是本場化的飛行,有人機和無人機都更好掌控,有安全保障。
在商業模式上,蜜蜂低空只做 " 應用商店 ",不做飛行器研發,本質上是一個匹配上游低空產品制造企業和下游應用場景,提供運營服務的平臺。
" 我們不是造飛行器的人,而是讓飛行器’被需要’和’被使用’的人。" 趙敏說," 我們連接真實場景與上游供應鏈,每一個垂直場景中的每次飛行數據,都是低空行業可復用的算力燃料。"
根據公開信息,蜜蜂科技成立至今僅 13 個月,定位于低空領域綜合場景服務商,初期以旅游觀光場景為切口,成立之初僅 2024 年上半年就已覆蓋 23 省 110 多個 5A/4A 級頭部景區,并獲得獨家運營權。
憑借上述表現,近日,蜜蜂低空完成了天使輪融資,由中國早期投資頂級機構阿爾法公社投資領投。
" 低空經濟不缺飛行器,蜜蜂科技正在建造的或許正是打開低空經濟的密鑰 "。阿爾法公社創始合伙人許四清認為," 未來三年,低空賽道會出現兩類企業:一類是技術供應商,另一類是生態運營商。蜜蜂正在定義后者。當網絡覆蓋 100 個景區,就能對整機廠商說:用我的標準,否則別進我的場景。這是真正的護城河。蜜蜂科技是消費基因團隊在硬科技時代的降維打擊,他們數據資產的滾雪球效應能把未來的低空經濟變成了數據工廠。"
完成天使輪融資后,蜜蜂低空并未局限于旅游觀光。公司計劃構建 " 場景 - 消費 - 供應 " 商業閉環,進一步開拓四大核心場景。
在電力、水利巡檢領域,提供智能巡檢方案,利用無人機等設備提升巡檢效率和精準度,及時發現設施潛在問題;
在支線物流、應急救援物資配送方面,搭建運輸網絡,尤其在應急救援中,能快速將物資送達受災地區,發揮重要作用;
于森林防火、城市安防、智慧農業監測體系建設上,借助低空飛行器進行實時監測,及時發現火災隱患、城市安全問題以及農業病蟲害等情況;
在低空觀光、文旅拍攝消費服務方面,持續優化服務,滿足人們對低空體驗和特色文旅內容創作的需求。
在機型方面,蜜蜂低空提供的機型有蜜蜂 3C、4M、A2C 和羅賓遜 R44、阿若拉等載人飛機,還有億航等企業的無人機。其中,合作方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旗下的固定翼有人機蜜蜂各類機型相當于 " 自營 ",其它機型為接入的第三方產品。
蜜蜂低空提供匹配和運營服務,相當于 " 低空版滴滴 ",目前已搭建了覆蓋了 1500 多家企業的企業庫,其中包括 900 多家無人機企業。
" 我提供一個場景,誰都能來飛,無人機、有人機,各種低空的生態場景都能來飛,但是你進場要遵守規則。" 趙敏表示。
除了載人飛行觀光,蜜蜂低空也在拓展與低空相關的賽事、研學、飛行表演等消費產品,以及滑翔傘、三角翼、熱氣球等不同的飛行器。
目前,蜜蜂低空的收入主要來自平臺傭金,飛行數據將會與整機企業共享。
據悉,獲得天使輪投資之后,蜜蜂低空 Pre-A 已啟動預熱,同時也在招募「場景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