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命科學行業‘內卷’不斷、降本增效的浪潮下,生命科學企業若能契合市場趨勢合理利用地產資源,不僅能降低不動產成本,而且能有效推動業務成果的轉化,并在企業吸納與保留人才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仲量聯行生命科學地產資深董事俞則人如是說。
仲量聯行是全球領先的房地產專業服務和投資管理機構,于 2007 年成立生命科學行業服務平臺,為國內外政府機構、園區平臺、創新企業和投資者提供專業的定制化策略洞見和解決方案。
在 5 月 10 日的動脈網 VBEF 未來醫療醫藥 100 強展會主論壇上,俞則人基于對全球生命科學企業的洞察與服務經驗,從地產視角解析中國生命科學行業的發展方向,并分享了 2025 年全球生命科學地產市場的最新趨勢。
生命科學地產是生命科學領域的新興細分賽道,結合了生物醫藥、基因技術、醫療器械等高精尖行業需求,通過專業化空間運營推動生命科學技術創新與產業轉化。
這一賽道在國內雖處于起步階段,但隨著國家生物醫藥政策持續加碼、中國生物技術突破催生的規?;臻g需求增長,以及生物醫藥 BD 交易活躍推動企業從 " 輕資產 " 向 " 重研發 " 轉型,生命科學地產的載體價值得到進一步強化。
俞則人指出,也正是基于這一產業變革土壤,國內生命科學行業與地產已突破傳統的供需關系,形成了相互依存、協同發展的共同體。
其中,產業需求驅動著地產創新。行業快速發展倒逼傳統地產突破 " 空間租賃 " 思維模式,轉向以 " 產業賦能 " 為核心的專業化運營思路。地產商通過定制化設施與合規管理,助力企業專注核心研發而非基礎設施建設,從而加速技術轉化效率。
與此同時,地產價值也在反哺著產業發展。地產作為生命科學企業除人力外的第二大成本項,對其精細化運營管理能夠形成降本增效閉環,成為企業構筑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
數據也可以反映出生命科學企業對地產價值賦能作用的認可。根據仲量聯行發布的《2024 全球未來辦公調研》,在對全球 25 個國家及地區、2300 家企業的深度調研中,有 145 家生命科學企業樣本:47% 的受訪企業希望通過優化房地產戰略來降低運營成本。比如通過出租或出售實驗室、倉儲物流等閑置設施獲取現金流,或將地產設施轉化為金融產品獲取投資等。
而這種雙向賦能也進一步顯化了生命科學地產的顯著特征——強烈的產業集聚屬性。生命科學企業高度依賴生態協同,在區位選擇上傾向于資源密集、便于合作的區域。
以美國最大的生命科學園 Durham 的 HUB RTP 為例,該區域依托麻省理工學院科研資源,通過功能平臺、臨床醫院與交通樞紐的有機連接構建完整產業鏈。生物醫藥企業在此可共享研發設備、即時調用臨床資源,快速突破技術壁壘,從而將新藥研發周期大幅縮短。
在國內,上海張江、蘇州 BioBay、深圳坪山等地也已形成科研、臨床、制造和流通等一站式產業集群,大大縮短了供應鏈半徑,為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領域企業提供了高效的創新環境。
三元素選址,提高生科企業研發資源配置效率
生命科學地產的崛起,本質是 " 空間即服務 " 的產業邏輯延伸。當地產從 " 空間提供者 " 轉型為 " 戰略賦能者 ",選址作為第一步便成為企業重構競爭力的關鍵。
仲量聯行長期服務 MNC 在中國市場的拓展,積累了深厚的行業洞察和本土化服務經驗。俞則人以一家 MNC 在華布點規劃為例,對生命科學企業選址邏輯進行了介紹。
該企業將研發基地落戶在上海張江,借助當地深厚的人才科研資源,提升研發效率與創新能力;同時將生產制造環節布局在江浙周邊等運營成本相對較低的城市,以控制整體生產成本;此外,還在海南、粵港澳大灣區等擁有特別準入政策的區域設立據點,加速市場拓展步伐。
基于此,我們可以捋清生命科學企業選址的核心邏輯:圍繞人才、經濟戰略以及市場準入政策等關鍵維度,精心構建區位優勢的 " 組合拳 "。
首先是聚集人才優勢。在生命科學這類知識密集型行業中,研發人才已從基礎要素升級為創新引擎。區域人才儲備質量能直接帶來靶點發現、臨床轉化等環節的先發優勢。
其次是全國布局協同。通過差異化資源配置構建競爭力矩陣,如一線城市布局創新研發中心,二三線城市建設規?;a基地,邊境口岸設立跨境醫療樞紐,來提升整體創新協同效率和市場覆蓋能力。
然后是緊跟利好政策風向。政策是選址核心變量,直接影響成本結構與長期潛力。企業需精準匹配區域稅收優惠、審批效率、補貼力度等差異,構建 " 政策洼地 - 成本優化 - 產業高地 " 的價值閉環。
總的來說,通過以上選址策略,生命科學企業能夠根據不同業務環節的需求精準匹配最優區位,在最大范圍內發揮人才與經濟戰略優勢的同時,降低成本投入,最終推動企業業務的可持續發展。
18 年、3800+ 行業專家,提供生命科學全周期房地產服務
俞則人提到,正如 CXO 對生命科學行業的賦能價值,隨著行業精細化分工的趨勢,生命科學外包服務也逐漸從業務流程環節,向資產管理、設施運營等房地產領域滲透。
《2024 未來辦公調研》數據顯示, 在租賃管理、設施管理、項目設計與施工等多個維度的房地產管理工作上,生命科學企業更傾向于選擇第三方房地產服務商合作。
經過 18 年行業積累,仲量聯行目前在全球擁有 3800 名生命科學行業專家,為全球生命科學領域客戶提供包括戰略規劃、選址、建造、設施管理、評估和資產處置等企業全生命周期房地產服務解決方案。
除了前文提及的服務 MNC 在華需求,仲量聯行也憑借國際網絡優勢,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跨境房地產服務支持,包括海外市場進入策略和選址落地等一站式解決方案。
俞則人表示,作為專業的產業賦能者,仲量聯行定位于 " 生命科學領域最專業的房地產合作伙伴 ",通過深度理解行業特性,讓生命科學企業能夠更專注于核心研發創新,在人才吸引、技術轉化和商業落地等關鍵環節獲得房地產領域的專業支持。
展望未來,隨著生命科學行業的不斷發展,房地產將在企業發展中承擔著更加重要的責任。而在降本增效與戰略投資的平衡中,具備全周期服務能力的機構將助力生命科學企業穿越周期,實現空間價值與商業價值的雙重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