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 2024 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新增 " 智能材料與結構 "" 電子信息材料 "" 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第二學士學位)"3 個本科專業,進一步優化專業布局,推動學科交叉融合,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 智能材料與結構 " 專業面向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生物醫療等領域,聚焦智能材料設計、制備及結構優化,課程體系融合多學科知識,注重實踐創新。畢業生可在華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等企業和科研機構從事研發管理工作,助力我國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領域的電子材料發展。
" 電子信息材料 " 專業針對電子信息、先進制造、航空航天等關鍵領域的 " 卡脖子 " 問題,圍繞電子信息材料的基礎理論與工程應用開展教學,強化 " 產學研 " 協同培養。學生畢業后能從事高端電子信息材料研發,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填補人才缺口。
" 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第二學士學位)" 依托通信工程學院的學科優勢,培養具備空間信息系統設計、大數據分析與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課程對接衛星通信、導航定位等國家戰略需求,畢業生可在航天科技集團、華為等企業及科研院所,參與空間信息系統開發與數字技術應用工作,服務數字中國與空天強國建設。
2024 年,全國高校專業結構深度調整,新增、停招和撤銷專業數量眾多,交叉融合專業占比顯著提升。西電新增的這 3 個專業,融合材料科學、電子信息技術、通信工程、地理信息科學等多學科知識,依托學校在電子信息領域的學科優勢,是新工科建設和交叉學科布局的重要成果。
截至 2025 年,西電本科專業已達 70 個,涵蓋 8 大學科門類,形成了以工學為主、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專業發展格局。學校擁有 35 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惠及大部分本科在讀學生。
近年來,西電圍繞 " 調結構、強交叉、促融合 " 優化專業布局,建立專業預警與退出機制,撤銷和調整部分專業,同時布局新興領域專業。在學科融合方面,學校整合資源,以重大攻關項目推動學科專業發展。課程體系建設上,重構課程體系,強化科教融匯、產教融合,培養復合型新工科人才。
此次新增專業是西電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響應 " 教育強國 " 戰略的重要舉措。未來,西電將繼續堅持特色發展,為國家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
來源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