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一人失能可能全家失衡,誰來守護這些失能的老人和失衡的家庭?4500 萬失能人員,如何養老?這個新職業工種給你答案!
此前國家醫保局與人社部聯合發布《健康照護師(長期照護師)國家職業標準(2024 年版)》。這份行業奠基性文件宣告這一新興職業正式納入國家職業體系。
江蘇省南通市醫療保障研究會會長 顧忠賢:長護師是專門為長護險而生的,主要是為經過評定為失能的人員,提供生活照料以及相關的醫療護理。長護師比養老護理員多一些醫療護理,比如心理照料等,甚至還要懂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識,所以比養老護理員可能稍微專業一些。
全國首場長期照護師考試在南通開考
4 月 19 日,全國首場長期照護師(五級)認定考試在江蘇南通舉行,首批 100 名考生參加考試。在這些考生中,年齡最大的達到 60 歲,最小的還不滿 20 歲,平均年齡 41 歲。大專以上學歷占比近 60%,其中還有不少男性考生的身影。
" 過去大家也持證上崗,但拿出來的證五花八門,有人社部門發的,有協會發的,還有公司、機構發的。" 江蘇某養老服務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周敏表示,此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將牢牢夯實行業發展根基。
來自南京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考生潘麗表示," 這次醫保部門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首考機會,公司有 7 人報考。過去大家沒有統一的名稱,有參保對象叫我們家政員,有的叫我們護理員,今后我們有了一個統一的名字——長期照護師。大家感覺非常振奮!"
江蘇省醫保部門率先推進長期照護師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為全國整體推進先行探路并積累經驗。考試使用全國統一開發的考試題庫,采取閉卷機考和現場實踐模擬操作兩種方式,全面考查考生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
在本次考試中,成績合格的考生將獲得全國首批長期照護師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這標志著國家設立的長期照護師這一新型職業工種率先在江蘇落地。
根據國家醫保局此前公布的《健康照護師(長期照護師)國家基本職業培訓包(指南包課程包)(征求意見稿)》,長期照護師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級別,不同級別對應不同的工作要求。
長期照護師職業培訓課程體系,依據職業技能等級,分為職業基本素質培訓課程、五級 / 初級職業技能培訓課程、四級 / 中級職業技能培訓課程、三級 / 高級職業技能培訓課程。原則上,初入職的培訓學員應學習職業基本素質培訓課程和五級 / 初級職業技能培訓課程的全部內容。
長期照護師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順利開展,不僅為長期護理行業發展注入全新動能,也將有力保障長期護理保險待遇享受人員獲得更優質、更專業的照護服務,同時還將為長期護理從業人員帶來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有效促進銀發經濟發展,助力養老等領域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
江蘇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國首批持證長期照護師在江蘇誕生,也為全國推進等級認定工作先行探路、積累經驗。
據悉,醫保部門將會同人社等部門,落實國家部署要求,支持符合條件的技工院校、培訓機構、行業協會等開展長期照護師培訓,將培訓納入 " 技能照亮前景 " 行動,統籌使用就業補助資金、失業保險基金等資金。
報名參加首場考試的其余考生將在 5 月分批完成考試。南通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說,該市將著力打造南通長護師的服務品牌,年內計劃培訓認證 1000 名長期照護師,覆蓋全市所有鄉鎮街道。醫保部門也會聯合民政、衛健等部門,進一步拓寬照護師就業渠道,建立職業晉升和繼續教育機制,讓這一職業有前景、有奔頭。
編 輯丨單鏡宇
審 校丨瑞雪
來 源丨央視網綜合央視新聞、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