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偉達市值首次超過 4 萬億美元后不久,CEO 黃仁勛年內第三次來訪中國。
7 月 14 日,他現身北京街頭,與小米創始人雷軍合影,照片中,黃仁勛依然身著標志性的深色皮衣,雷軍則穿著西服外套,兩人于一輛小米汽車旁微笑同框。
言談間,他還不忘 " 端水 " 中國新能源汽車朋友圈,稱小米、比亞迪 ( 002594 ) 、理想的車都非常好," 理想汽車空間大得像帶輪子的客廳,蔚來和小鵬則非常豪華。"
15 日,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在京會見了黃仁勛一行,雙方就推動中美人工智能產業交流、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促進外資企業更好在華發展等議題進行了交流。
黃仁勛在會見中表示,中國市場規模龐大且充滿活力,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十分迅速、潛力巨大,美國企業扎根中國市場至關重要。
他還強調,此行有幸受邀出席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也是深入了解中國供應鏈創新成果的重要機會。
傍晚,黃仁勛接受了央視新聞記者的采訪,并透露了二則重要消息。首先,美國政府已經批準相關出口許可,英偉達即將開始向中國市場銷售 H20 芯片;同時,英偉達將面向中國市場,推出專為計算機圖形、數字孿生和人工智能設計的新款 GPU。
今年 4 月,美國政府決定禁止英偉達向中國市場銷售 H20 芯片,H20 是英偉達為遵守美國出口限制,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 AI 芯片,一度被廣泛用于大模型訓練和推理中。
一天后,黃仁勛正式出席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開幕式,與此前常穿夾克皮衣不同,此次黃仁勛以唐裝登場,用中文做簡短開場,隨后用英文發表了演講。
演講中,黃仁勛提到了多家中國公司,在他看來,在英偉達初創時期,憑借 3D 圖形技術重塑了 PC,并催生了 PC 游戲產業,這一產業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娛樂產業之一,這令人自豪。是英偉達與騰訊、網易、米哈游、游戲科學等企業,一起做到了這點。
AI 亦是演講中的高頻關鍵詞,他指出,2006 年英偉達推出了 CUDA,并將 GPU 轉變為了通用計算硬件,為 AI 時代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今日,英偉達成為為全球 AI 生態系統提供動力的計算平臺。AI 正在改變從科學研究、醫療保健到能源的各個行業,為騰訊的微信、阿里巴巴的淘寶、字節跳動的抖音等標志性的中國平臺提供動力;AI 驅動小米的自動駕駛汽車、智能手機,百度搜索,美團的配送服務;AI 推動視覺醫學影像診斷,改善了全球 220 多個國家的醫療條件。" 黃仁勛表示。
結尾,黃仁勛換回中文總結稱:" 英偉達將技術用于我們長期的合作伙伴以及眾多新朋友,未來在 AI 時代共創繁榮。"
演講結束后,黃仁勛與媒體進行了更深入的交流,再次提及了對多個中國公司的看法,其中就包括與中國科技公司華為之間的競爭話題。
黃仁勛強調:" 你無法夸大事實。實際上,任何貶低華為、低估中國制造能力的人,都是極其天真無知的。華為是一家非常強大的公司,我以前見過他們開發出的技術。"
對于 GPU,黃仁勛感嘆,英偉達已經做了 30 年了,華為只做了幾年,就能夠與英偉達同臺競技,這足以說明他們的實力。" 沒有任何人,沒有任何一個人,比我更投入地用一生去打造某樣東西。我傾注了極大的熱情……他們能夠做到和我們接近,這說明了一切。"
黃仁勛認為,華為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他們在芯片設計、系統工程、網絡技術、硅芯片以及光子學等領域都表現出色,還擁有自主云服務。而英偉達專注于芯片、系統和軟件開發,不提供云服務。華為能夠憑借完整生態獨立開拓市場,這種綜合實力確實令人欽佩。我們始終在向所有競爭對手學習,包括華為。但歸根結底,他們確實做得非常出色。
對于中國正在進行的大模型 " 團戰 ",他也指出,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我認為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一定會非常成功。
在他看來,中國的 DeepSeek、通義千問(Q1)、Kimi 等模型都非常出色。針對其設計目標,這些模型表現出極高效率。它們是開源的,可以適配各種應用場景。企業可以在這些開放模型基礎上開發產品、創立公司、構建商業模式。
但從長遠的角度出發,他也強調,未來 " 哪個模型最聰明 " 會變得越來越不重要,重要的是 " 哪個模型最實用 "。
值得一提的是,黃仁勛還亮相了英偉達展臺,與銀河通用 Galbot(G1)、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天工 2.0、加速進化 T1、智平方等機器人合影。在他看來,中國在機電一體化領域實力超群,中國還擁有龐大的制造業基礎來 " 雇傭 " 這些機器人,因此對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非常樂觀。
實際上,這是他今年第三度到訪中國,前兩次分別在 1 月和 4 月。回顧時間線,在本次現身中國前,英偉達曾官宣 5000 億美元投資美國的計劃,特朗普盛贊此舉,并承諾加快發放出口許可,足以見得黃仁勛為了生意,來回騰挪,獻上了不少投名狀。
不過,按照他本次釋放的信息,英偉達是 1999 年上市的,他已經財富自由 25 年了。" 擁有足夠的錢,就可以不用為孩子和家人擔憂,能為他們創造優質的生活。然后就可以去操心其他事情、投身其他事業了,比如創辦英偉達,承擔更多風險,或許還能為他人付出、幫助他人。"
(責任編輯:康嘉林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